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父母的夸奖,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和赞赏。

——小暖妈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有多苦?


“你的相貌只会给别人带来不幸”

“长成这样,还是存钱去整容吧”

“你怎么长的像个男人,可真丑啊”


如果有人对你说出这样一番话,你会有何感受?


会对一个女生说出这样恶毒话语的人,应该是和女生有着深深的仇恨与怨怼吧?


然而这样的恶语却是一位父亲对自己亲生女儿说的话……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日本女孩ikirichan却从小就是在父亲这样的评价下长大的。


其实小时候的ikirichan长的白白嫩嫩,是很多长辈都会喜欢的小孩模样。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但父亲却总是嫌弃她长得丑。


“你的相貌只会给别人带来不幸”像诅咒一般让她的童年、少年都是陷入深深的自卑与崩溃。


自己父亲尚且如此评价她,外人又怎会尊重爱惜她,她的处境可想而知。


“到底怎么做才能拯救自己呢?到底怎么才能有尊严的活着呢?自己变好看了,父亲就会爱自己了吧?”


这样的念头总是徘徊在ikirichan的脑海,于是3年级时无意中看到整容节目的她,就开始筹划着自己的整容计划,希望通过整容来换取父亲的爱。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16 岁那年,她第一次割了双眼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小连打针都害怕的她,却以生命为赌注想要通过整容获得美丽。


甚至写下遗书,独自一人远赴韩国整容。几次轮廓整形,让她无法进食,一月暴瘦12斤,因为接受自体脂肪丰胸手术,整个大腿都是浮肿和淤青,无法正常行走。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尽管生理和心理都遭遇了巨大的恐惧,但是她都咬着牙挺过了。


“只要我变好看了,就能收获家人朋友的善意与父亲的爱了吧”


每每想到这句话,ikirichan内心所有的恐惧就会自然消失。


“比起死亡,被轻视,被嫌弃更可怕。”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这出口伤人之人是自己的父亲。


父母随口的一句挑剔、否定,或是冷言恶语,都会在孩子心里扎下一根刺,成为他们这一生都愈合不了的伤。


当时父亲的一句恶言,让被不安萦绕心头的ikirichan走上了整形之路,即使如今已经关系缓和,却再也停不下来了。


如今已经变得“漂亮”的ikirichan,内心依然感到焦虑:现在的长相,能带来幸福吗?或许还不够吧……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得不到夸奖的孩子,一生都在患得患失中度过,渴望表扬又害怕被表扬。


“别瞧我表面好像光鲜亮丽,其实我内心是非常不自信的”。


很难想象,这句话是出自中国最有价值的演员和导演姜文口中。

导演姜文做客《十三邀》时,被问到“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时,他竟然说:“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处不好,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在电影事业中如鱼得水的姜文,在母亲这里却一直有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我竭尽全力的讨好我的母亲,但是从未成功,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她老有一种不高兴的样子”。


电影里如鱼得水,不拍电影的时候,回到现实,面对的依然是跟十几岁的时候一样的困境。


从小,姜文的母亲对他都格外严厉,挨揍是常事,有时候,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会突然被母亲在半夜叫醒揍上一顿。


但他觉得母亲打他,那就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考上中戏那年,非常兴奋的跑回家想赶紧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母亲却没有任何表扬,而是“啪”的一声将通知书扔在一边,说:“你那衣服还没有洗呢,别给我聊这个。”

彼时的姜文,还有多失望,多难过,这甚至让他对自我产生了深深地怀疑:那么努力地考上中戏,到底有没有意义?


母亲总是爱说别人拍的电影不错,却不爱看他的电影。


不被母亲认可的姜文,心里有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这个黑洞是深远的,更是无解的。即使后来做到功成名就,名扬万里也无济于事。


姜文的母亲不爱他吗?当然不是,只是他的母亲是最传统意义上的母亲。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最传统的父母,不会觉得孩子快乐是一种成功,一家人彼此相爱是一种成功,他们为孩子设定的幸福永远是追名逐利,“比别人强”。


小时候缺少表扬的孩子,长大后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常会觉得十分不自在与不自信,觉得自己配不上夸奖,陷入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的纠结中。


“我真的这么优秀吗?他们在说假话吧?”

“我应该就是这么优秀吧?那为什么我的父母都不夸我呢?”


时候经常被夸的孩子,遭遇了困难才不容易被打击。他们永远都会相信困难总是暂时的,自己本身就拥有无限的潜力。


相反,从小就得不到夸奖的孩子,一直以来都种下了一颗做不到、很差劲、是废物的种子。之后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不过是验证了以前的每一个怀疑,让这颗种子不断生根发芽。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妈妈,希望你能夸夸我”:幸福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夸奖


去年,一位十岁小女孩,打赏短视频主播花掉了妈妈一年的工资的 被推上热搜过。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孩子花费“巨额”打赏主播的原因,不是因为追星,不是因为游戏,不是被骗,仅仅是因为“在家没人夸我,主播他们夸我,我很开心。”


得不到家人的夸奖就在网上找人夸,这笔因为“夸奖”丢失的钱本来是完全可以不发生的,如果她的父母能经常夸夸她,她也不会花钱过被夸的瘾。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父母的夸奖,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和赞赏。


我曾经用了很长时间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只想听他们说一句“我女儿很棒了”,但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几乎没有夸奖过我。


现在他们老了,不再对我严厉、苛责,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和温情,我想对自己说这样已经够了,为什么一定得到他们的夸奖呢?但我心底终究还是想要的。


我的学生时期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无依无靠。


所谓的打压教育,不过就是长大后知道无法依靠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身后是一片悬崖绝壁。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正确的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无比期待父母的夸奖,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温情的话语,都会给孩子前行的温暖和力量。


当你的孩子被别人夸奖时,有些家长总是以谦语回应。


孩子听后会产生怀疑、自卑的心理:为什么努力了,还是得不到爸爸妈妈的认可?我要做成什么样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呢?孩子年级小,对于自我的认知全部来自父母和身边的人,在一个得不到肯定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容易变得自卑、敏感。


成长中的孩子心理非常的简单、敏感,TA们否定自己或是取悦自己往往就是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


那只要努力夸孩子就可以让他自信阳光了吗?


把孩子捧得太高,宠得太过,认定了“我最好”,一旦进入一个没人捧、要自己适应的新环境,挫败感就来了


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大都来自父母和身边的人,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只有一味地“你真棒”,他会认为荣誉和表扬理所应当属于自己,得不到满足的都是别人的错,他吃不了一点亏,更输不起。


输不起的孩子,适应社会和集体的能力不会太好,因为没有人会永远优秀、永远拔尖。


做过了头的鼓励教育,很容易造就玻璃心的孩子。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夸奖孩子有方法。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很严肃地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哦!


夸奖的正确“姿势”:


● 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孩子投入到新的活动中时,不要只看得到好的结果或者坏的结果,而是要注意他付出的热情和努力。


例如,学龄前的宝宝很喜欢帮忙做家务,但是很多时候是在帮倒忙,如果他帮你端来一杯水,却洒出来一些,我们要说:“我知道水很难不洒出来,但我喜欢你敢于尝试。”


● 把赞美具体化


有时我们称赞孩子时真的会词穷,只能干巴巴的说一句“你好棒喔!”“好棒”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反而我们应该明确说出“为什么”孩子好棒:


“我刚刚看见你把糖果分给妹妹,你真是一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当这样说时,就算不说“很棒”,孩子仍旧会觉得自己被鼓励了,而且明白知道自己究竟是做了些什么,而这样的行为是好行为。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 善于赞美孩子的个人特长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别的宝宝骑滑板车骑的很好很快,可自己的宝宝却不太敢骑甚至动作很笨拙,如果跟其他小朋友比较:“看看别的小朋友骑的多好呀。”


就会让宝宝对自己失去信心。可以对他说:“我觉得你的自行车骑的特别棒!”


● 肢体语言也是表达赞许的好方法


非语言暗示同样可以很好的传达赞许,当孩子主动收拾自己的玩具时,当孩子拿起绘本认真阅读时,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摸摸他的头,既能传达你对他们的鼓励又不会打扰到他们。


而肢体语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苦思冥想如何措辞去夸孩子了。


● 真诚的感谢


孩子皮起来像恶魔,但有时乖起来又贴心的可以!当他主动帮忙拿东西、当他愿意安静画图、不吵正在电话中的大人......,这时我们也别吝啬表达心中的感谢:“谢谢你,这样妈妈的手会舒服许多。”


“谢谢你愿意等待,你的举动很贴心,让我可以安心跟姑姑讲很重要的事情。”从父母真诚的感受当中,孩子学到的不只是父母的肯定,也是学会人际相处的一环。

从小被爹说长得丑,她花1500万反复整容:不被认可的孩子,有多苦

等待你夸奖的小孩子终究会长大,得不到的糖果终究会不在乎,那些得不到回应的期待以后也不会有了。


请在孩子还充满期待的年龄给她一颗夸奖的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