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说起给北京故宫捐赠文物的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在故宫收藏的所有顶级字画中,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张伯驹捐献的。因此,有人评价道:故宫博物院的顶级字画,近一半都是来自张伯驹。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事实就是如此。西晋陆机《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李白《上阳台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帖》等,这些价值连城的顶级国宝,都是张伯驹花费重金购买,最终无偿捐给国家。

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然而,在故宫捐献文物的榜单上,并非只有只有张伯驹。在北京故宫的景仁宫,故宫博物院设立了一个“景仁榜”。在花梨木制作的巨型屏风上,按捐赠年代镌刻着682位捐赠者姓名,从1939年到2005年2月,总计33400多件文物,都是从这些上榜人士的手上,无偿捐赠给了故宫。

在景仁榜的名单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生前将千件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自己不惜蜗居30平方米的房子,他就是朱家溍先生。朱家溍是我们著名文物专家、历史学家,其父朱文均是著名金石学家,曾经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

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受到父亲的影响,朱家溍从小就对文物、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家溍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抗战期间参与文物保护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历任故宫博物院科员、科长、编纂等职务,为我国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朱氏三兄弟向国家捐献一批珍贵文物”的报道。报纸上所指的朱氏三兄弟,就是“萧山相国”朱凤标的第五代孙朱家濂、朱家源和朱家溍。

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虽然朱家溍的名气最大,但是他的兄弟朱家济是著名书法家、朱家濂更是著名古籍版本学专家。捐给故宫的700多件古拓碑帖,绝大多数如今已经成为珍稀孤本,有人把古拓碑帖做了估算,至少价值3亿元。

当这一消息传到朱家溍耳中后,他却轻描淡写地说道:“根本不值那么多钱,这只是他们自己说说的。再说了,我也不是收藏家,我父亲才是收藏家。我只是个博物馆工作者。”

此人捐出文物上千件,价值超过3亿元,自己却蜗居在30平方米小屋

尽管捐助了如此之多的文物,朱家溍自己却一直保持着清贫生活,居住在启功先生给他题词的“蜗居”的面积30平方的简陋小房子里。除了将文物捐给北京故宫外,朱家溍还曾把部分文物捐给承德避暑山庄、中科社科院、江苏博物馆。

毫无疑问,以朱家溍为首的朱氏兄弟,是国内捐献文物最多的人之一。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永垂史册。2003年9月29日,朱家溍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