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的宦官

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的宦官

宗爱(401年-452年),北魏宦官,魏太武帝正平年间任中常侍,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宗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的宦官。

宗爱杀的第一位皇帝可不一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十六岁登基,在位30年,享年45岁,在北魏皇帝中在位和寿命都是最长的。在位期间,他先后灭掉了北方各国,使北魏真正成为北朝,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正式开始。

据官史记载,宗爱与太子拓跋晃关系不合,于是在太武帝面前编造谗言,导致太武帝杀了一批太子身边的官员。太子为此得了抑郁症,悲愤而亡。

过了一段时间,太武帝慢慢发现太子等人是冤枉的,于是宗爱开始担惊受怕了,为了保命,他狗急跳墙,弑杀了太武帝。

太武帝死后,执政的朝臣没有对外宣布死讯,而是准备另立新君。但是宗爱不满意他们推荐的储君,于是把这些执政的大臣骗入宫中,连同准备登基的储君一起全部杀掉,拥立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拓跋余为帝。

宗爱自从拥立拓跋余之后,身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慢慢引起了拓跋余的怀疑,于是准备剥夺他的权力。宗爱知道以后,借着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人暗杀了拓跋余。

最后,宗爱被继位的拓跋濬以五刑处死,灭其三族。

这就是正史的全部记载,疑点很多,并不能自圆其说,感觉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北魏不是东汉也不像晚唐,宦官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怎么会轻易弑君,而且事后还能稳坐宰相。以当时太武帝的英明神武,如果知道太子是冤枉的,怎么可能给宗爱刺杀的机会。宗爱杀掉拓跋余以后,并没有进一步的计划,反而坐等新登基的文成帝灭族,不觉得奇怪吗?实际上此案的背景相当复杂,甚至可以追溯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

这个人就是崔浩,北魏三朝元老,拓跋氏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因为撰写国史,把拓跋氏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写进史书,并且刻在石碑上给路上观看,触怒了鲜卑贵族,结果被太武帝诛杀,崔氏一族及其姻亲也都被连坐灭族,北方士族遭受了沉重打击。

其实国史案只是一个借口,太武帝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士族官僚在朝廷的地位。崔浩一直想恢复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这是太武帝绝对不允许的,于是一场皇权与士族官僚的斗争就此展开。

宗爱应该是被士族官僚利用,谋害了太武帝,那些士族官僚根本就没把宗爱放在眼里。但是没想到被宗爱留了一手,所以才会被轻易骗入宫中全部杀掉。宗爱清楚的知道,要想保命就必须牢牢掌握权力,所以当拓跋余有剥夺他权力的念头以后,他又再次狗急跳墙弑君。但是这次那些执政官僚没有再给宗爱机会,他们立即拥立自己能够掌控的新君拓跋濬登基,宗爱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随着新皇的登基,一个神秘的女人也随之到来,她将会启动北魏新的程序。

这个女人就是冯太后,故事非常精彩,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