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做家長的都知道孩子有時候乖巧懂事,有的時候卻非常氣人,甚至可以讓家長們氣出心臟病。最近朋友說到他家的孩子,放學後總是無緣無故的就在家裡發脾氣,一旦有什麼不如意,就對家裡人大吼大叫,有時候不知從哪兒學來的髒話就脫口而出了。

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我安慰他說沒關係,孩子還小都是這樣,可是朋友卻說孩子從小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在家裡總是高高居上的樣子,可是一出家門,就經常被別人欺負也不敢還嘴。

看到孩子這樣,朋友表示自己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不僅僅是這個朋友,身邊有很多人都說到過自己家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雙面人的情況呢?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呢?

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雙面人?

1.逐漸社會化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很喜歡身邊的人以自己為中心繞著自己轉,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可是進入社會後,孩子會發現很多事情都事與願違。漸漸地開始自己主動去適應環境,去遵守應該遵守的規則,這就是孩子社會化的過程。

2.與生俱來的邊界感

孩子的思維是很敏銳的,在熟悉的人面前是一個樣子,而在不熟的人面前又是另外一個樣子。這是因為在家人親人面前已經朝夕相處了很多年了,所以才會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其實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也不會拿著一個跟家人相處的模式對待身邊的同事,或者是領導。

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孩子窩裡橫並不全是不好的,也要分情況。要想處理好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屬於哪一種情況:

一.孩子情緒和壓力的宣洩

這種情況下的窩裡橫其實會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在孩子情緒壓抑或者說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在家裡脾氣就會比較大。在學校裡,他們為了融入集體往往會表現得比較好。

有一個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過度使用,會出現損耗。所以說,孩子在學校一直努力表現出好孩子的乖巧,這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意志力,當回到家後控制情緒的意志力幾乎沒有了,所以一旦遇到不如意,就會出現窩裡橫的情況。

二.父母的溺愛

上面那種情況是可以控制的,可是如果說是因為父母的溺愛而造成孩子無理取鬧的現象。這就是不好,需要父母改變。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有老年人的家庭裡,他們把孩子捧在手心,不讓他們受到一點傷害,對孩子過於溺愛,所以說孩子在遇到什麼事只要稍有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大吼大叫。其實不管是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家長,毫無底線的原則和讓步,那都不是愛,而是害。

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學會這幾招輕鬆搞定窩裡橫外面慫:

1.讓孩子學會用運動來釋放壓力

人難免都有情緒,但是要學會怎樣釋放壓力才是重點。讓孩子多運動,尤其是走路跑步等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有效緩解學習的壓力。當然,平時孩子在家裡做完作業後多陪他們玩一些減壓的遊戲,也是非常有效的。

2.讓孩子用一定的時間放空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

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們放空自己也可以有效的減輕他們的壓力。睡眠充足也可以讓他們第二天更輕鬆。

3.在家設定一些家規,杜絕孩子無底線的妥協

孩子窩裡橫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溺愛,所以說要定製一系列的家規對孩子的行為加以約束,讓他們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孩子家裡外面“兩幅面孔”,父母應對要掌握4個方法,很管用

4.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學會去解決與朋友之間的關係

孩子會出現外面慫的情況,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當孩子發生衝突時,正是他們提高社交能力的好機會。讓他們獨立去面對矛盾,學會怎樣解決矛盾,這樣對他們以後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羅馬並不是一天建成的,當然養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夠養大的。所以說孩子出現雙面人的表現時,家長一定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他們。你們學習到了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