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娣--前言

1931年的冬天似乎没有那么寒冷,太仓小河浜陈家阿娣带着流鼻涕的弟弟阿山在河边洗衣妇,虽说是一个暖洋洋的午后,北风吹过河面,阿娣的小手还是冻得通红,在阵阵棒槌声中,一件件的衣服在青石板上被捶打着,江南农村最常见的一幕周而复始的延续着。

离过年不远了,今年的收成一般般,一家人勉强糊口而已,姆妈天天在家唠唠叨叨,总觉得没有嫁给好人家,自从阿山出生以后,她渐渐成为一家之主了,爸爸也厌烦姆妈的唠叨,农闲常常出去打些零工,一方面挣些现钱一方面也躲躲姆妈那张碎嘴。爸爸不在家的时候,阿娣便成为姆妈的出气包了,一天到晚做不完的家务,有时还要带着阿山出去玩。姆妈倒是清闲了,快过年便是四处小麻将的时候,如果手气不错,回来时阿娣往往还能得到一点小点心或是一分两分的小钱,要是手气不佳,阿娣便带着阿山躲出去,否则这一天的耳边少不了姆妈的唠叨。

乡下的生活时如此平静,爸爸从上海回来了,一家人准备过年。爸爸不但带来挣得工钱和阿娣阿山爱吃的糕团,还带来上海滩中日两国军队大战的消息。小河浜几户人家都挤在阿娣家,听着爸爸绘声绘色讲诉打仗的场景,仿佛这一切都是别人家的事情与小河浜毫无关系,其实只不过百十里外,一场即将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前戏正在徐徐拉开帷幕,阿娣一个太仓乡下小姑娘的人生也即将改变,一切都从“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的那一天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