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下除了郭嘉還有一人,如果曹操聽從他的話,赤壁之戰不會敗

導語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歷史典籍,赤壁之戰的戲份無疑是最重的。毫不誇張的說,赤壁之戰是整個東漢三國時代最重要的一戰。正是因為孫權與劉備聯合,打敗了曹操,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赤壁之戰以曹操慘敗而收場,後世有

“郭嘉不死,赤壁不敗”的言論,但其實,曹操軍中,還有一人的能力跟郭嘉不相上下,並且曹操如果採用他的計策,那麼赤壁之戰的結果就會被改寫。

戰爭背景

不管是什麼性質的戰爭,總是要有一個挑起人,赤壁之戰的背後實則是曹操統一天下的必經之路。在打敗了河北袁紹之後,當時的東漢還剩下四個強力軍閥,分別是西涼的馬騰、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權、荊州的劉表。從戰鬥力上看,劉璋是最弱的,但蜀地地勢險要,曹操擔心一旦陷入戰爭泥潭,孫權和馬騰會在後方進攻。最後曹操選擇了進攻荊州,一是因為劉表的能力遠不及孫權,二是還可以藉機剷除劉備。而且,荊州地處長江中游,一旦佔領了荊州,就等於是捏住了孫權的喉嚨,到時候曹操就可以在荊州訓練水軍,然後順江而下,攻佔江東。

曹操帳下除了郭嘉還有一人,如果曹操聽從他的話,赤壁之戰不會敗

郭嘉曾評價劉表只是一個“座談客”,除了會說之外毫無用處。攻佔荊州,對手軟弱,之後東取江東,西取益州,南下交州,曹操似乎看到了天下一統的局面。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正式出兵荊州,開啟了赤壁大戰的序幕。曹操的運氣很好,剛出兵,劉表就病死了。荊州士族只關注自家利益,面對曹操大軍,紛紛勸劉琮投降。劉琮還是個小孩,根本不懂軍事,見曹操來勢洶洶,直接將荊州送給了曹操。

雖然劉琮獻了荊州,但曹軍並沒有實際控制荊州,劉備準備佔據錢糧豐厚的江陵,再做打算。曹操為了不讓劉備佔據江陵,率五千騎兵星夜兼程,追擊劉備。劉備帶著十幾萬百姓拖家帶口,每天只能走十幾裡,而曹軍騎兵“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劉備很快就被曹軍騎兵追上。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品格,劉備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險些全軍覆沒,劉備狼狽地逃往夏口,和劉琦會合一處,勉強有個落腳的地方。但劉備的生存形勢極度惡劣,隨時都有被曹操吞沒的危險。

曹操帳下除了郭嘉還有一人,如果曹操聽從他的話,赤壁之戰不會敗

曹操對荊州的兩個戰略目標基本達到,既控制了荊州,也將劉備打得半死不活。曹操也沒想到荊州之戰會這麼順利,本來準備稍後進行討伐孫權的軍事行動,也可以提前開始了。史稱“太祖(曹操)破荊州,欲順江東下”。

赤壁之戰

在是否進攻孫權的問題上,有一個人跟曹操起了爭執。曹操帳下的賈詡反對東征孫權,從戰略角度看就是“戰略疲勞”。所謂“戰略疲勞”,用俗話來講,就是“一口吃得太多容易噎著”。賈詡的意思是讓曹操先暫停東征孫權,讓軍隊獲得一個喘息休整的機會。在安撫人心,穩定經濟後,再打攻孫權,到時孫權必不戰自降。

曹操帳下除了郭嘉還有一人,如果曹操聽從他的話,赤壁之戰不會敗

雖說孫權投降可能不存在,但賈詡這個計劃是好的。從以下四點分析:

  1. 荊州是曹操剛佔領的地盤,曹操在這裡並沒有半點支持率,所以應該休養生息。
  2. 如果曹操停止進攻,那麼逃到夏口的劉備就會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地步,既打不過曹操也打不過孫權,只能夾在中間。甚至還可以借孫權之手消滅劉備。
  3. 曹操一旦穩固荊州之後,就能徹底封死孫權勢力向西發展的空間,這樣一來,曹操就在北、西兩面對孫權形成戰略包圍,在漫長的邊境線上,曹操是佔據主動權的,只要曹操學習伍子胥,不斷派出部隊騷擾孫權,那麼等孫權部隊精疲力竭時在發動進攻就可以一舉佔據江東。
  4. 如果不進攻孫權,還可以順江入川,從荊州入川的道路比從秦嶺入川方便很多,到時十分天下曹操就佔其九,統一天下也只是時間問題。

可荊州之戰的順利讓曹操自信滿滿,賈詡說的這些,曹操未必沒有想過,只是覺得對付孫權不需要這麼麻煩。曹操繼續向東進軍,面對一片大好的形勢,曹操有些飄飄然了。更主要的是,哀兵必勝,曹操將劉備和孫權逼上死路,那麼孫劉聯軍的爆發力是強大的。

曹操帳下除了郭嘉還有一人,如果曹操聽從他的話,赤壁之戰不會敗

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的,曹操以慘敗收場,對於發生在公元208年年底的赤壁之戰,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曹操並不是被吳軍用火攻打敗的,而是曹軍得了一種疾病,死傷很多。曹操無奈之下,自己燒掉艦船北撤的。在《三國志·郭嘉傳》中有記載,

“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陳壽在《三國志·魏武紀》中也只是簡單地提到了曹操因“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結語

不論失敗的原因如果,失敗就是失敗,赤壁之戰阻止了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也為劉備贏得了生存空間。在此之後,劉備佔據荊州,順江入川,開啟了三分天下的序幕。如果當初曹操聽從賈詡的話,或許就沒有三國這一說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