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宋仁宗从小学习孔孟之道,围绕身边的是一帮士子儒臣,他好像是儒家文化打造出来的模具,在好皇帝流水线上随波逐流地运转着。唯一不同的是,他还有感情生活,虽然这种感情生活也经常被正义凛然的臣子们指手画脚,以至于粗暴干涉。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张贵妃,成为宋仁宗一生最爱

他最早喜欢一位张姓女子,但只能违心地娶大娘娘指定的郭氏为妻。然后他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不料一个太监决定了两位美人的去留。郭皇后被废后,虽然大娘娘已经去世,但他仍然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一帮大臣为他挑选了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为皇后。

曹皇后贤德仁慈,熟读经史,重视稼穑,甚至常常在宫苑内种植庄稼。然而宋仁宗要的是一个女人,而不是战友。因此他对曹皇后敬而远之,夫妻平淡相处,激发不出一丝感情的火花。好在曹皇后心胸豁达,善于自处,从不嫉妒,这让仁宗有条件接触其他女人。后宫三千佳丽之中,又一位张姓女子脱颖而出,这就是张贵妃,成为宋仁宗一生最爱。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红颜总是薄命,恩爱总是短暂

至和元年(1054)正月,张贵妃毫无征兆地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张贵妃聪明灵巧、宠冠后宫,是仁宗皇帝的感情寄托。这样匆匆而逝,仁宗伤心欲绝,可想而知。

仁宗决定以皇后礼葬张贵妃,并追谥贵妃为“皇后”

皇帝寄托哀思的方法大多是加官晋爵,仁宗也不例外。但张贵妃娘家无人,张尧佐又不争气,无人可封。思来想去,仁宗决定加封贵妃本人。本人已死,怎么办?古人流行追谥,就在追谥上做文章!
这就产生了麻烦。曹皇后在位未亡,凭空追谥出一位皇后,这也太不考虑曹皇后的感受了!
遍查历史,前所未有!仁宗嫡母刘娥、生母李宸妃同时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后和庄懿皇后,那是在她故去之后,与张贵妃被追谥大不相同。
凡是出格之事,一定少不了大臣们叽叽喳喳。仁宗不敢过早透露消息,在贵妃薨逝四天后,才对朝廷大臣宣布:以皇后礼葬张贵妃,在皇仪殿举丧,辍朝七日,天下禁乐一个月。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商议贵妃的“谥号”

仁宗自己亲自提议一个谥号,叫“恭德”,枢密副使孙沔说:“太宗皇帝的四个皇后谥号都有德字,应该有所忌讳。”这个意见无懈可击,仁宗只得应从,让礼官再议,最后定下谥号为“温成皇后”。然后仁宗指示成立专门的治丧队伍,钦定了治丧人员分工。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大宋臣子,也许是历史上最肆无忌惮的臣子

先是御史中丞孙抃找碴儿。孙抃上奏说,贵妃丧事,以刘沆为监护使,但刘沆此时是参知政事。副宰相为贵妃护丧,规格太高了,不妥。结果仁宗不理,让他碰了一鼻子冷灰。
孙抃不屈不挠,干脆率领众谏官面见圣上,这次反对意见直指要害:为贵妃建陵立庙,不合礼制,请求停止。仁宗一如既往地顾左右而言他,不理这些谏官。孙抃见状,使用了谏官们惯常的手段:跪地不起,泣血痛哭。仁宗怕事情闹大,好言相劝。孙抃一不做,二不休,请求罢免当时的首相梁适,理由是:梁适在宰相位置上,不能公平地考量朝政,造成礼制不行。仁宗本来打算认真考虑孙抃的建议,见他得寸进尺,没完没了,干脆对一帮谏臣不管不问,拂袖而去。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宁可被撤职,也不会去读哀册

接着是枢密副使孙沔抗命。孙沔被分配的任务是读哀册。哀册是颂扬帝王、后妃功德的文书,刻于玉石木竹之上,等葬礼后埋入陵中。孙沔抗命说:“真宗皇帝章穆皇后丧葬时,由两制官行事。温成是追封的皇后,怎么变成两府大臣读册了?”两制官指内制官和外制官,内制官负责撰写由宫廷直接发出的诰谕,外制官负责撰写通过行政渠道下发的正规诰敕,都属文职人员。为了表明自己不妥协的决心,孙沔说:“让臣读册可以,让枢密使读册不可以。”言外之意,宁可被撤职,也不会去读哀册。孙沔说完,把哀册往桌子上一扔,竟不顾仁宗脸面,扬长而去。
气氛骤然冷却,仁宗尴尬无比。

张贵妃突染暴疾,不久薨逝,宋仁宗不顾群臣反对,追谥为皇后

陈执中解围,让仁宗深感欣慰

好在还有人体谅皇帝,次相陈执中主动请缨,愿替代孙沔读册,让仁宗深感欣慰,也让温成皇后的葬礼陡然升格。有陈执中解围,温成皇后的葬礼办得风风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