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文/書香門第


1

人的一生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和它親密廝守,靠它取暖。給你來帶來溫暖的同時,也消除了你一天的疲勞。

寒冷的冬日,它更是千家萬戶的必備品,是誰這麼溫暖貼心呢?

當然是棉被了!勤快的家庭主婦在冬日裡,喜歡把家裡的老棉被來個翻新。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你知道如今蓬棉花被,也用上電腦,也智能化了嗎?

蓬一條鬆軟舒適的棉花被,需要多少時間?快速到你想不到!

很多人都知道如今蓬被子,早就不用那種象弓似的背在身上“嘣、嘣、嘣”靠敲的老式彈花機了。然蓬棉花,這種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東西與智能化沾邊也絕對是個意外。


2

孫師傅是個資深的蓬棉工,大嗓門,脾氣有點剛。

穿一身只露著兩個眼睛的象宇航員的工作服,在機器的“轟隆、轟隆”聲中和顧客談成生意。

他沒有,也不需要什麼生意經,簡單粗暴,來者統一按牆上貼的價格,不還價。顧客唯一需要選擇的是用什麼料子的套子包棉胎,質優的價稍許貴些。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孫師傅的愛人脾氣很好,臉上終日掛著微笑,對顧客很和善。

孫師傅夫妻倆在這個繁華大街側面的小巷子裡租了三大間兩層店面房,從早忙到晚。

83歲的老母也穿著只露著眼睛的工作服,佝僂著身子幫著打下手。

寒冷的冬天正是蓬棉被的旺季,孫師傅家的設備在周圍這幾條街中算是最齊全的了,蓬的棉被質量也好。因此顧客盈門,生意很好。

碰上現等的顧客多的時候,孫師傅一家吃飯時間也被擠成幾分鐘。他們正常一天要工作十一、二小時。

孫師傅說置辦這一套機器要二十多萬,刨去房租水電,落下的錢並不多。

孫師傅有一個女兒在深圳做教師,並嫁給當地人,生了一對雙胎女兒和一個二胎兒子。老兩口平時忙得基本沒空去女兒家。晚上會跟女兒視頻。


3

他們的辛勞溫暖著這個2019年的冬天,看他們蓬被子是種享受。

一條舊棉胎或皮花,經過他們的手變成嶄新的棉胎,要經過五道工序,有四道用機器,現代化的。

第一道,用軋花機喂入舊棉被或新棉花,進行開松;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第二道,在一架大機器上喂入開松好的棉花,從另一邊吐出的棉花已成薄薄的一層,上輥後不斷的翻滾、重疊、加厚,寬度尺寸已按顧客要求設定好的;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第三道,將輥上的棉花上鋪床加紗加套,然後降下鋪床上方的大木板輾壓幾分鐘。這個機器應該算得上是彈花機的曾孫輩了。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第四道,成形提花;前三道不算啥,都是半自動化,真正智能化的在第四道工序。

棉胎壓扁後上帶夾子的方框,再搭到機床上固定好,在電腦上選好花型,按下“確定”鍵,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那大機床就象長了眼睛似的,開始按花型來回飛針走線,完全是全自動的,不需要人工動手,幾分鐘的功夫就提好花型了,真神奇!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第五道,人工縫口,把棉被從機床上卸下,拿到裡間的小縫紉機上縫合。

至此,一床象商場裡賣的那種漂亮的提花被就這樣做成了!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做一條這樣的棉胎,用時大約三十幾分鍾。

而在過去,請一個彈花匠回來,一天蓬三條被子就算快的了。手工蓬的被子還容易被蹬壞有破洞。

舊社會用彈花機蓬一條嶄新的棉被,對窮人家來說,基本是奢侈品。即使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嫁女兒,那陪嫁的棉被條數也完全彰顯著家境的窮富。

如今時代飛速發展,彈花機早已被安放在時代一隅哭泣。


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那些篾匠,草匠,泥匠,雕花匠,修補缸匠等等工匠,也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下崗,他們那些烙上了時代印記的傳統手藝已漸漸失傳。

鄧小平老人家說: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

在過去,想也不敢想有朝一日,蓬一條棉花被,也會變得這麼輕鬆快捷,也會與現代化智能化沾上邊。智能化科技正在滲透進千家萬戶的生活中,現代化生產逐步取代傳統工藝已成為了社會的主流。

如今人人用來取暖的棉被,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