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一位知名作家到一家大學演講時,有一個提問環節。其中有一個大學生遞來紙條問:“請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位作家發出了驚人之語:“人生是毫無意義的!”

全場頓時愕然!

接下來這位作家又說:“正因為人生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每個人才要樹立一個美好的理想,並通過不懈地努力去實現這個美好的理想,從而讓人生變得充滿意義!”

全場頓時爆發出一片掌聲。

我讀到這段文字後,對作家的口才讚賞不已,然而,對於她的觀點卻不以為然、不敢苟同。我想,如果我在場的話,一定會站起來發出質問,沒準還會發生一場唇槍舌戰。

如果讓我回答“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會簡單明瞭地說:“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

如果還有人提問:“那什麼是幸福?”

那麼,我會引用中國的老祖宗早就給出了答案:“五福臨門”。

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關於“五福臨門”,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每到臘月三十的上午,無論城市和農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一個“福”字。這個“福”字即人們希望實現“五福臨門”的美好願望,也就是長壽;康寧;好德;富貴;善終。

先說長壽,按科學家的結論,人類的正常壽命是120歲至180歲之間。中國人目常的平均壽命是七十多歲。遠遠還沒達到“天壽”——即人類的正常壽命。

再說康寧:康,即健康;關於健康,據科學家考證,目前國人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患疾病者還有20%,剩下75%的人是亞健康。寧,即平平安安。按一位明星的說法,就是監犾裡沒家人,醫院裡沒親人。

接下來是好德:即為人古道熱腸,喜歡做好人好事。一個人做好事時,內心中自然而然會升起一種熱乎乎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就是一種正能量。一個人經常做好事,對他的身心健康會有莫大的好處!

接下來是富貴。有很多人把富和貴這兩個字聯繫在了一起,其實它們完全是兩個概念。富,代表財富。貴,代表高貴,受人尊敬。富貴,即又擁有財富和地位,又受人尊敬。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貪官、大款卻是“富而不貴”,即,擁有財富和地位,但卻壓根不受人尊敬——有的人甚至為富不仁,從而受到千夫所指。

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最後是善終:即一個人活到自己的天壽時,面帶安詳的笑容、毫無痛苦感地離開了人世。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人臨死前,或被疾病纏繞得苦不堪言,或飽受貧困的折麿含淚離去、或家庭不和憒憾而去……

那麼,臘月三十貼上“福”字後,是否意味著來年就可以實現美好的“五福臨門”的願望呢?

答案是:不一定。

可以肯定地說:實現美好的願望一定是需要方法的。

筆者通過近幾年認真努力地學習國學,總結出實現“五福臨門”的一個規律:青年學儒,中年學醫、晚年學佛道。

關於青年學儒:儒家是入世的,推祟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一個人在青年時要立下雄心壯志,在紅塵中打拼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實現功名利祿!

關於中年學醫:並不是說讓中年人改行當而醫生,而是說,中年人很有必要學一些中醫養生的知識。

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對於一箇中年人而言,最大的危機就是健康危機。俗話說:“四十歲之前人找病,四十歲之後病找人。人到中年時,精力和體能自然有所下降,甚至會患上各種慢性病。這就像一輛高速行駛了很久的汽車,自然會出現零件磨損甚至壞掉的現象。在這個時間段,“保養”和“維修”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遺憾的是,有許多中年人,包括一些知名的企業家和明星,都忽視了保養身體,從而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導致英年早逝。如溫州首富王均瑤、東莞首富王金城等知名企業家;如央視主持人羅京、王歡、肖曉琳;明星姚貝娜、陳曉旭、高秀英等。

筆者認為,這些英年早逝的精英人物,在人生的青年時代,都把儒家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實現了功名利祿,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然而,在人生的中年時代,他們的思維方式卻沒有“升級”,沒有意識到在中年這個時間段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從而讓自己在事業巔峰時,卻被疾病擊敗了。

在當今,有一句話十分流行:“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今天的人們一個最大的思想誤區是:“有病找醫生。”其實,無論西醫或中醫,都只是控制你的疾病,而不能真正給你帶來一幅健康的身體。

中醫有個觀點:“三分治,七分養。”而一個人要想獲得健康,就需要不斷地學習一些心態調理、食療、經絡穴位調理、日常生活起居等知識,並且實踐到日常生活中,把自己保養的健健康康。

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關於老年學佛道:佛家推祟的是:“五行圓滿,修成正果”;道家追求的是:“順應天道,無為而治。”

我認為:學佛或學道並非一定要出家。或者說,出家人修煉的道場在寺廟或道觀。而我等凡夫俗子修煉的道場在家庭和職場。即,在紅塵中修煉。學佛或學道的目的是:“讓自己過得愈來愈好,讓身邊的人過得愈來愈好。

無論儒家、醫家、道家或佛家,都共同追求這五個字:仁義禮智信

按儒家的觀點:一個人做到了“仁義禮智信”,就是一個君子。

按中醫養生的觀點:一個人做到仁,肝臟就好;一個人做到義,肺就好;一個人做到禮,心臟就好;一個人做到智,腎臟就好;一個人做到了信,脾胃就好。

按佛家或道家的觀點:一個人做到仁義禮智信,即五行圓滿,修成正果,能成佛或成仙。

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核最核心的五個字是:“仁義禮智信”。

龔清楊: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幸福(原創散文)


這五個字是宇宙間一個神奇的密碼,和五行是相對應的:仁,對應木;義,對應金;禮對應火;智,對應水;信,對應土。

仁義禮智信,即福德。當我們擁有福德,福報自然會接踵而至!

而人生最大的福報就是“五福臨門”。

再回到本文的開頭,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是像那位對人生理解很淺的作家所說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而是追求“五福臨門”:長壽、康寧、好德、富貴、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