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子,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是当时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藏书甚富,工于词章;母亲出身官宦,是前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颇具文学才能。李清照从小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本身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少时已有诗名。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当时李清照之父为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为吏部侍郎,均是朝廷高级官吏,可谓门当户对。

婚后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对书画金石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物质上的优渥、精神上的契合,夫妇俩互敬互爱、琴瑟和谐。虽然婚后赵明诚在仕途上并不一帆风顺,因宋朝的帝王为了制衡文臣,不让一方独大,升迁和贬谪都是常事,小两口这几年的生活虽也有清贫,但安静和谐,填词吟诗,时相唱和,赏玩书画,研究金石,日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和欢乐。婚后一段时间,赵明诚的父亲还坐上了宰相的高位。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好日子不久,在1107年,公公赵挺之因与蔡京争权而被罢黜气死,此后小两口的日子也江河日下。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幽居青州乡里13年。在此期间,恰巧此时又碰上“靖康之耻”,灾难,从此降临这个小家庭。

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烧杀抢掠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此靖康之耻导致北宋首都沦陷,北宋灭亡,后虽宋室南迁,与金国南北对峙,但靖康之耻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心。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李清照这首《夏日绝句》就作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之时。此时,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借古讽今,抒发了李清照的悲愤情怀,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爱国之情喷涌而来,震撼人心。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两句诗人通过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仅二十个字,却连用典故(人杰、鬼雄、项羽乌江自刎)、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整诗读来气势如虹,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凛然正气。

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她的这首词婉约不足,英雄气却十足,令男性读之都叹为观止赞叹不已。

长期以来,李清照在很多人心中只是一个只会吟风感月、悲悲切切的柔弱女性,充其量也不过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而已。但通过对她这首诗的了解,方知她是一位气节高尚、性格刚毅的女性。纵观她的一生,出身于宦门,但不慕权贵,敢于发表政见。她早年不避风险,曾上诗救父;公爹赵挺之升为宰相,她也曾不以为贺反写诗嘲讽:“炙手可热心可寒。”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1129年2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由于途中感染疾病,赵明诚八月竟病逝于建康,乱世中颠沛流离的李清照后来又所嫁匪人张汝舟。张汝舟觊觎她搜集的金石文物,想人物俱占,但这些东西李清照视如生命,而且《金石录》还未编辑整理,怎会拱手相让,到此他们的婚姻出现矛盾,张因不能获得李的芳心,不能支配其行为而恼羞成怒,时而对李大打出手。李清照对命运又进行了勇敢的抗争,她不惧当时女人和丈夫打官司,无论输赢都要坐两年牢的法律,也要结束与此人为伴的生活,她告发了张汝舟科举考试作弊,结果张汝舟坐牢,自己也坐牢。因李清照的名声,再加上朝中友人的帮助,最终李只坐了九天牢便释放了。

她,婉约、清绝、脱俗、凄美,论才情、论勇气,都不愧为千古流芳。

李清照的才情与刚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