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如果說主幹道是一座城市的“大動脈”,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如果說主幹道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背街小巷不僅關係城市的形象、人居環境,更關係著群眾的日常生活。

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近年來,宜陽縣城關鎮以深化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把背街小巷整治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以問題為導向,對全鎮範圍內背街小巷的現狀進行排查摸底,逐步全面改造老百姓最關心的50餘條背街小巷,把城市的“裡子工程”做實做好,讓群眾生活得更舒適、更舒心,讓城市變得更精緻、更有溫度。

堅持民意為先,敢啃“硬骨頭”

“劃了停車位,停車方便了,既整潔又美觀。”近日,該鎮西街社區豫翔路背街小巷改造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路燈調試及店牌更新,群眾家門口的這條幹淨、整潔、靚麗的“康莊大道”,進一步提升了附近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改造前,豫翔路是出了名的擁堵,兩側物流公司佔道經營,地面坑窪不平,電線、電話線私拉亂扯,周邊居民怨聲載道。今年,該鎮下大力氣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們對豫翔路進行全面改造,實施雨汙分離、強弱電入地、暖氣燃氣管網及兩側立面改造,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城關鎮城市建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徵集周邊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合理劃定了停車位,有效解決了擁堵問題。

據瞭解,在背街小巷整治中,該鎮堅持民意優先,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集中力量解決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重點滿足廣大群眾對背街小巷的功能性需求,逐步改善提升背街小巷環境面貌,加快完善配套服務功能,讓昔日落後的背街小巷展現新面貌。

植入文化元素,讓牆壁美出 “內涵”

漫步在該鎮水磨頭社區新水路,黨建文化與牆面結合,將一面面原本光禿禿的牆體變得有趣起來,讓人忍不住駐足觀賞。“環境衛生搞好了,牆面煥然一新,上面有很多黨建知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賞心悅目。”居民劉女士說。

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據介紹,城關鎮精心打造全縣最美黨建紅色街道,用彩繪形式展現紅色文化,巧妙和諧地融入到周邊的居民生活當中。“以前這條巷子牆體髒兮兮的,很多垃圾廣告貼在上面,很是難看。”居民楊先生說,街道對牆面進行了整體提升,不僅牆面變美了,也給居民接受文化薰陶提供了很好的載體。

“我們計劃對轄區內有條件的小巷進行文化牆的繪製,內容包括古今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文明創建知識、廉政文化等,打造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圖文並茂的文化牆,讓這些不起眼的小巷子充滿文化氣息,從而提升整個轄區的文化品位。”城關鎮黨建辦負責人表示。

推行“路長制”, 讓管理無盲區

前不久,在該鎮“精細化及環境整治工作”微信群裡,李新安看到巡查組發來的照片顯示,錦屏水街有雜物堆放,且牆上有垃圾廣告。看到消息後,他迅速和社區的保潔員聯繫,5分鐘內趕到了現場,10分鐘內就將地上、牆面 清理乾淨。

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李新安是城關鎮解放路社區的幹部,主要負責社區的衛生工作。去年以來,城關鎮啟動“路長制”及環境整治工作,他負責新豐路以西狀元、新豐1至6街及錦屏水街的環境衛生。村裡人都知道:“路上髒了、路面破了,打電話給路長,他就會安排人馬上過來弄好的!”像這樣的“路長”,城關鎮一共有40個,管理著全鎮社區背街小巷的環境衛生。

據介紹,為加強街巷環境衛生管理,城關鎮率先實行“路長制”,“路長”每天不定期對管轄範圍的小街巷進行巡查。“‘路長制’實行一人總負責,社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保潔員對‘路長’負責,做到從問題處置向源頭監管轉變,實現整治與管理的無縫對接。”城關鎮相關負責人說。

城關鎮黨委書記王新寬表示,背街小巷雖小,卻是離百姓最近的“連心地”;背街小巷雖窄,卻是關乎市民日常出行的“民生區”。下一步,鎮黨委、政府將繼續下大力氣實施小街巷綜合整治,2020年將提升改造背街小巷10條,亮化小街巷10條,打造城市管理示範街10條,著力營造“管理有序、交通順暢、環境優美”的街巷環境,不斷推進和諧新城關鎮建設進程。(經濟網 郭振華 郅興義 閆運波)

城關鎮:把背街小巷打造成“連心地”“民生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