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果農的東西賣不出去,而城市裡的人吃不起呢?

吉縣村裡人


我認為形成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品質得不到保障。

我認識很多果農,同樣是種一個品種的,種得好的不但價格高,而且不愁銷路。水果作為季節性產品,水外觀、果型、顏色、口感、存儲期等要求較高,而部分果農往往只一味的為了節約成本,施肥過程中不注重營養搭配,過多施用尿素,忽略了有機肥料和鉀肥和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導致的結果是產品質不行。農村有句老話說得好:“寧吃好桃一個,不吃爛杏一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中間環節過多,層層加價,到了終端價格高出消費者承受範圍。

雲南各種水果很多,以這兩天大量上市的茵桃為例,基地上自己去採摘好的可賣到40元一公斤,而且幾天就賣完了,而品質不好的,幾乎無人問津,最後只能爛地裡了。生產基地均價20元左右一公斤,但一到昆明或省外,至少要賣到100元一公斤,一般老百姓就吃不起了。價格是如何提高上去的呢?批發商從基地收購20一公斤,加上運費和利潤,到了零售商手裡估計已到了60左右了,然而再加上損耗和零售商的利潤,到了老百姓手裡基本就到100元左右了。

第三、信息不對稱導致。

供需雙方沒有有效的真實信息對接,導致的最直接後果是賣方不知往那裡賣,需方不知往那裡買。而水果又是季節性產品,一旦集中上市,不用幾天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地裡,果農基乎無話語權。

結合上述三點,農侍倌建議,提高產品品質,藉助互聯網思維,政府加強引導和宣傳是破解當前困局的唯一辦法。





農侍倌


網上銷售運輸、包裝、保質期是個問題,實體銷售層層加價是個問題


老侯大爺


很大的原因是中國高昂的運費,高運費產生的原因來自於高油價,高過路費,不合理罰款及罰款產生的緣由——低效而落後的交通管理,導致的結果,就是廣州到北京的運費比廣州到紐約還貴。

再有現有的城市管理有潔癖的將自耕菜農果農選擇性的驅離,導致農民入城賣菜賣果難。現在的時代,信息是暢通的,但低效的管理將暢通在終端扼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