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宣告滅絕: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文:阿西貝貝

(1)

今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俗話說,“千斤臘子,萬斤象。” “象”指的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

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人類第一次見到長江白鱘,是在1984年,是葛洲壩下的一尾死亡白鱘。

自那以後,人們極少見到白鱘。最近一次捕捉到它的蹤跡,是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

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

2003年至今,科研人員沒有再發現過白鱘,也沒有其人工養殖個體存留。此前,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

專家推測,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

然而,直到今年,人們才終於正視這一問題,直面白鱘已經滅絕的事實。

長江白鱘宣告滅絕: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2)

長江白鱘,和長江中華鱘一樣,是距今已有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

因繁殖慢、易受傷死亡,個體又極其稀少,研究機構多年來也未能捕捉到成熟的白鱘雙親進行人工繁殖研究。

細想起來,白鱘的滅絕並不無跡可尋。

第一,白鱘生存的年代已經十分久遠,自白堊紀至今,滄海桑田,自然環境已變化巨大,古老生物未能及時進化以適應新環境,等待它們的,便只有滅絕這一條路。

第二,過去數十年的粗放、放養的長江捕魚模式,導致長江沿大量魚類被過度捕殺,加之圍湖造田等一系列破壞長江生態環境的舉動,近年來,長江已經陷入“無魚”的境地。

曾經被古人稱作:“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的長江,如今已然陷入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步。

不得不說,白鱘的滅絕,與人類不無關係。

好在,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今年(2020年)起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希望,10年的禁漁,能還長江一片生機。

長江白鱘宣告滅絕: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