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分享】深蹲时我们应该用足跟发力驱动身体吗?

当我们做深蹲时,你会用哪里发力?如果你和大部分人一样知道怎么做深蹲,回答就是通过脚跟推动。这是大家的观点么?如果您也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在这里我想对于“深蹲动作必须需要通过脚跟驱动发力”这一观点进行反驳,并且会向您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并不能把深蹲当做臀部训练的方式。深蹲是功能性的动作模式,需要许多肌肉同时协同以功能性的方式发挥作用,并且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和运动中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不仅臀肌在工作,还有许多其他的肌肉也在活动,例如躯干前、后侧的肌肉,股四头肌、股后肌群、深层的髋部稳定肌、腓肠肌和足部的肌肉等等。

但是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推动脚跟时,会把力都放在脚后跟前面,即足弓部的肌肉完全脱离平衡,所有与足弓肌肉相连的部分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就意味着位于单关节(比目鱼肌)和双关节(腓肠肌),以及大腿的股后肌群都会受到抑制。

这就是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如果人们深蹲动作受到限制的话,最可能出现的疼痛源自于哪里呢?如果你的答案是髌骨/膝前侧疼痛,那么就对啦。

如果你深蹲的负荷非常大,并且从脚跟推动,那么在深蹲或者其他的运动过程中,有两种机制最有可能引起这种膝关节疼痛的状况——膝关节受到更大的应力,抵抗内旋/膝外翻的能力下降。

下面有一些图片可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译文分享】深蹲时我们应该用足跟发力驱动身体吗?

无论你通过哪里发力以推动深蹲动作,股四头肌都会工作,因为它们是主要的伸膝肌。但如之前讨论的一样,当我们通过脚跟推动时,就减少了股后肌群/小腿肌肉的激活,并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会有更大的剪切力穿过膝关节

这样膝关节处的“咬合”减少了,由于剪切力的增加,更多潜在的力转向胫骨前侧。股后肌群和腓肠肌激活增多,来自股四头肌对膝关节产生的剪切力被腘绳肌和腓肠肌抵消,导致膝关节更紧、更稳定,就像系紧鞋带的情况一样。结果就是增加了对膝关节之间的挤压,但是膝关节承受的剪应力会减少,相比于挤压而言,剪切力具有更大的潜在可能性造成关节损伤

【译文分享】深蹲时我们应该用足跟发力驱动身体吗?

至于第二个抵抗内旋/膝外翻能力下降的问题,当我们训练并加强下蹲能力,但是通过脚跟而不利用足弓时,如果我们不利用它的话,就在形成一种相对的力量失衡。因此我们失去了发展身体平衡的良好机会,足部和小腿肌肉相对于臀肌和股四头肌来说就在变弱。

当我们跳跃时,可以通过下蹲时肌肉筋膜的反弹作用以提高跳跃高度,但如果一直是通过足跟推动,而足弓和小腿没有得到发展,落地时双脚平放于地面,膝盖内扣,会给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施加过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造成撕裂。

“那么我们深蹲时应该用哪里驱动呢?”

我们的脚由内侧、外侧和横向的3个拱形组成,其作用包括吸收地面反作用力,以及创造弹性势能来产生能量。

【译文分享】深蹲时我们应该用足跟发力驱动身体吗?

我们可以观察到有3个主要的接触点,这三个区域是我们在下蹲、弓箭步和硬拉时会推动的。

这样会使足部肌肉工作,进一步使腓肠肌和腘绳肌得到激活,可以训练运动模式,使身体达到良好的平衡和功能性,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与健康。

但是很多人维持足弓的肌肉变得薄弱,因为他们每天穿着过于花哨却不舒适的鞋子,然后健身时又穿着鞋底过软的运动鞋进行锻炼,进一步影响足部姿势。

我们要知道将功能失常的肌肉重新激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增加额外的哑铃和杠铃负重的情况下。有一种可以尝试重新唤醒这些肌肉的方法就是光脚训练(但是刚开始不建议光脚跑步,因为冲击力太大了)。和训练其他肌肉一样,先从较轻重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练习时要注重动作模式,开始时选择自重训练,使足弓保持在正确的位置。接下来就进一步地进行下肢控制,进阶全面地重新激活和重建肌肉力量,以及足、踝、膝关节的灵活性。

第一阶段:重置

这一阶段强调解决结构性和神经肌肉方面的限制,包括解决关节和软组织受限、退化、功能模式障碍等问题。激活并强化肌肉力量。形成无疼痛的动作模式和合理的功能。

第二阶段:重建阶段

在关节和软组织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就为建立适当的模式做准备。将神经肌肉系统训练运用到日常的下蹲、箭步蹲等运动技术中去,确保所有活动所涉及到的肌肉都保持最佳的稳定和控制状态。韧带的康复训练也被加入到训练计划中去,使这些组织与肌肉一起得到增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关节稳定性和减少损伤。

第三阶段:最佳运动

接下来为了进行更加大强度的跑步、跳跃活动,可以加强训练强度。在完成基本的康复阶段,然后回到跑步、体能训练或其他活动中去。

无论您是否有扁平足、足底筋膜炎、慢性跟腱拉伤或膝关节疼痛问题,或者你平时没有保持足够的锻炼活动的话,那么要注意在这些问题开始之前就进行预防。

针对任何问题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翻译:吴柳柳

审译:张魏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