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唤醒工业遗产 打造城市新地标

那些具有时代特征,承载公众记忆的工业遗产,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被唤醒、得新生——东方化工厂摇身一变成了绿色海洋、造纸七厂将化身文创中心、东亚铝业将成全民健身中心……

城市绿心是副中心重点功能区之一,总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16800亩。其前身很大一部分是原东方化工厂所在地,该厂成立于1978年,一度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的生产、科研、开发基地。随着重工业在北京谢幕,东方化工厂于2012年关闭。另有造纸七厂、东亚铝业等,是一个个伴随信息化进程而疏解的工业遗产。

城市绿心:唤醒工业遗产 打造城市新地标

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是特定时代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城市绿心,这样的工业遗产还有不少,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得到新生?

既保留工业痕迹的外观,又符合现代社会功能,城市副中心重新唤醒工业遗产,让城市记忆在城市绿心“活”起来。

其中,造纸七厂将变身文化创意中心,为周边居住、工作的市民提供文化创意展示。建筑面积4458平方米的文创中心,设计力求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和场所记忆,保留原有坡屋顶+方窗洞+灰色外墙,还原造纸七厂原有的场地记忆和建筑形态特征,将保留建筑消隐于城市绿心环境景观之中,体现由工业发展向生态绿色发展的转变。

城市绿心:唤醒工业遗产 打造城市新地标

被唤醒的还有东亚铝业,将改造提升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为市民提供休闲体育锻炼的场地。作为一个集运动表演、教学培训及体育交流的综合性空间场所,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20986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设计保留原有的金属+钢结构建筑风貌,通过建筑设计,适度保留工业建筑的魅力,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

此外,位于城市绿心内的东光实业、民国小院等遗址也将得到新生,注入新的元素,发挥新的功能。

城市绿心:唤醒工业遗产 打造城市新地标

如今,走进城市绿心,昔日的工业厂房再焕新春,花田林海、春意盎然。靠近城市绿心的东南门区,樱花庭院刚刚落架亮相,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与周遭栽植的粉色、白色樱花相映衬;门前,人工挖凿的蓄水池已经汇聚起一汪碧水,一座廊桥勾连起大小两个“水泡”,透着江南水乡的婉约和灵秀……

不仅仅是一张生态名片,城市绿心还是开放共享的市民活动中心。城市绿心范围内规划了5个具有建设用地的功能片区,今后这五大功能区将建设部分休闲场馆,承载日常休闲、主题游乐、生态观光等的主题活动,服务市民及游客。

眼下,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已经在城市绿心西北部开建,预计在2022年12月底竣工投用。


城市绿心,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节点。

2018年,完成了1000亩绿化建设;

2019年,全长5.5公里的星型园路实现闭合,10000亩乔木种植全面完成;

2020年,3月,完成了园林小品、亭台楼阁榭结构施工、游客服务中心亮相;6月,将完成园区地被、灌木种植;8月,完成庭院工程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9月底,竣工开园;“十一”前向市民开放。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金耀飞

摄影 唐建

编辑 赵琪

责任编辑 杜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