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沒打,有打沒吃”:糧餉供給困難成西北軍最大問題

文 |白孟宸

這一次西北軍損兵折將,馮玉祥原本應該看明白,以自身實力,即便加上反覆無常的閻錫山,仍然無法對抗蔣介石。如果能夠安心整理西北軍,也許這支隊伍不會那麼快垮掉。但1928年爆發的豫陝甘大旱,已經基本宣告西北局面的崩潰。從1927年秋冬二季,甘肅首先遭災,1928年甘肅全省降水不足往年的三成,春耕有四成土地無法下種。全省78縣有65縣受災,災民超過250萬。同年陝西也遭遇旱災,3月至8月全省無降水,“大樹幹死,禾苗角萎。赤地千里,一片荒涼”,全省92縣中75縣遭災。豫北地區從1928年秋季到1929年8月,也是雨水全無,河南全境“大旱遍於百零八縣”。

旱災導致西北軍控制區域出現嚴重饑荒,而且此前西北軍在當地強種鴉片,進一步惡化了糧食供給情況。“伏羌、通渭、武山等縣,竟有宰食親生兒女者。”僅甘肅全省1929年便死亡200萬人。1929年陝西饑民死亡250萬,逃往外省者超過40萬。西北軍至此喪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資和人力基礎。但蔣馮戰爭又迫使西北軍在當地徵收苛捐雜稅,1929年漢中12縣地丁銀增加4倍,但有老百姓計算實際上附帶各種捐賦,地丁已經比以往一年的10倍還多。1929年渭南縣預徵至1932年,鳳翔縣更預徵到1938年。但即便如此陝西關中等地,每縣每日要交出1500銀圓以上的給養,這還不算軍糧馬草等。河南當時西北軍兵站在新安,要求當地交小麥十餘萬斤,小米近50萬斤,雜糧80餘萬,穀草更達到近190萬斤,柴100餘萬斤,當地的大車與牲畜也被拉搶一空,商戶被勒索1.5萬銀圓“軍費”。

為了能夠保證軍糧,西北軍提出“糧行商店,全行點封,一粟不許出售”。孫良誠所部在鞏縣將400多大車原定運往陝州的商糧扣押,靈寶士紳集資從東北購買的救命糧,在洛陽因為無車可運,被西北軍作為軍糧。1929年5月《申報》披露“運往開封、靈寶、陝州一部分之賑糧2280噸,麵粉144880包,餅乾250箱,均被馮軍充做軍餉”。如此瘋狂地掠奪,導致西北民窮財盡,1930年4月,馮派總部財政處在豫西各縣催款,僅得數百元。張鈁在給馮玉祥電報中指出“秦豫荒旱為災,民不聊生,軍食何來?”

“有吃沒打,有打沒吃”:糧餉供給困難成西北軍最大問題

北伐中,馮玉祥在武裝裝甲列車前,約攝於1928年

中原大戰爆發前,西北軍的糧餉幾乎已經全部依賴閻錫山供給。石友三所謂“有吃沒打,有打沒吃”是普遍情況。基層回憶“向當地百姓派飯,無論糠菜,有什麼吃什麼”。但閻錫山自身補給也很困難,結果出現以民元時期製作的餅乾交給西北軍的情況。相比之下,蔣軍卻糧餉充足,所謂西北軍不怕子彈怕“銀彈”,實際上更多是因為西北軍自身糧餉長期拖欠。蔣軍當時陣前喊話“你們(西北軍)苦死了,快過來吧。我們的餉都是發的大洋錢!”響亮的銀圓袋子直接擊潰了西北軍的鬥志。

作為西北軍最早的叛將,韓復榘的代表汪仲武談反馮原因,提到韓在陝州被饑民圍住,數萬人請求他放糧救災,於是韓決定反馮擁護中央,“以縮戰禍”。這雖然有漂白自己的嫌疑,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實原因。韓復榘在1928年11月,作為河南省主席將西北軍所發軍用洋麵以每袋三元二角三分的價格售給災民,當時河南每袋麵粉售價接近10元。此舉為韓掙得了民意,但卻被馮玉祥痛批。在華陰軍事會議上,韓復榘反對撤回西北,要求攻打武漢,並建議孫良誠打浦口南京,馮玉祥再次斥責了他,這才有了日後韓復榘叛馮。韓叛馮後,所部人員拖家帶口由潼關趕往太原,“設法東歸投韓”,也證明西北軍內部有相當多的人員想找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