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行書書法創作戀上了詩詞,將會是文化氛圍更醇、更濃

一、[ 唐 ] 張祜《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

兩三星火是瓜州。


1、行書書法創作

一旦行書書法創作戀上了詩詞,將會是文化氛圍更醇、更濃

行書書法創作:[ 唐 ] 張祜《題金陵渡》,創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這首詩前兩句交代詩人夜宿的地點,點出詩人的心情;後兩句實寫長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藉此襯托出詩人孤獨落寞的羈旅情懷。全詩緊扣江(落潮、夜江)、月(落月、斜月)、燈火(漁火、星火)等景,以一“愁”字貫穿全篇,詩旨甚明,神韻悠遠,在藝術結構方面更是獨具匠心。

這是詩人漫遊江南時寫的一首小詩。張祜夜宿鎮江渡口時,面對長江夜景,以此詩抒寫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寂寞淒涼。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美妙如畫的江上夜景描寫得寧靜悽迷,淡雅清新。


二、[ 唐 ] 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1、行書書法創作

一旦行書書法創作戀上了詩詞,將會是文化氛圍更醇、更濃

行書書法創作:[ 唐 ] 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創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這首詩讚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熱情,表現了詩人豪邁灑脫的精神境界,同時也反映了盛唐社會的繁榮景象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蘭陵,點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聯繫起來,便一掃令人沮喪的外鄉異地悽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蘭陵美酒,是用香草鬱金加工浸製,帶著醇濃的芬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裡,看去猶如琥珀般的光豔。詩人面對美酒,愉悅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行》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語奇意也奇,形象瀟灑飄逸,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三、[ 唐 ]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1、行書書法創作

一旦行書書法創作戀上了詩詞,將會是文化氛圍更醇、更濃

行書書法創作:[ 唐 ] 孟浩然《宿建德江》,創作者:馮彬

2、詩詞鑑賞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詩。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裡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繫,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濛濛。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一格。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