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資政獻良策 匯聚力量助發展——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發言摘登

市政協委員 史湧濤 高起

多措並舉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省委、省政府賦予了我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與重任。我市要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定位,“爭”著幹,主動出擊爭政策、爭資金、爭項目、爭企業、爭人才;要“比”著幹,充分挖掘我市的比較優勢,在做大做強現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能源、通用航空、健康養生、文化旅遊、大數據等新興接續產業;要“學”著幹,學習借鑑外省、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市具體實際,努力轉化成具有大同特色的實踐路徑;要“盯”著幹,盯項目、盯企業、盯落地、盯服務,促進項目儘快落地投產。

市政協常委 王肖倞

著力破解新能源發展瓶頸

近年來,我市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作為爭當能源革命“尖兵”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推進,全市新能源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但從目前來看,資源集約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新能源全產業鏈亟待打造,新能源消納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建議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強統籌,做好新能源裝備製造項目、發電項目等規劃,提高資源集約利用程度;上下聯動,縱橫協調,全力打造從新能源製造到汽車應用的新能源全產業鏈;多點發力,多措並舉,全面助推我省能源革命綜改試點取得新進展。

市政協委員 閆亞梅

打響“木蘭文化”牌 拓寬“文旅振興”路

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地區提升文化軟實力和提高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大同作為“中國大古都”之一,人文積澱深厚,但民間文化代表人物缺位成為我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缺憾。為此,建議通過與兄弟城市展開交流合作,交替承辦全國性的研討會、旅遊發佈會,把“木蘭文化”融入到大同的邊塞、長城、美食服飾等其他文化元素中,弘揚木蘭精神,打響“木蘭文化”牌,將“木蘭”作為我市民間文化的代言人,讓經典文學形象助力我市“文旅振興”。

市政協常委 張瑞林

積極應對高鐵時代的“負面效應”

2019年底,大張客專開通、大西全線貫通標誌著大同進入了高鐵時代,為大同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翅膀的同時,我們也要認真研究對待其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建議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一枚印章管審批,持續推動大同營商環境的改善,為加快形成優勢產業提供環境支撐;充分用足“高鐵機遇”,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和旅遊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我市旅遊市場,加速發展現代文化旅遊業;加快營造吸引外地人才的宜居和創業環境,積極應對好高鐵時代的“負面效應”。

市政協委員 王宏栓

加快構建我市通航產業發展體系

通用航空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4月,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示範市。目前,我市通航產業面臨著機場飛行條件需要完善、通航製造業支撐力需持續強化、通航運營市場亟待形成、個性化行業優勢需充分體現等問題。就我市通航產業的發展建議:機場常態化“飛得起”、製造項目“落得下”、運營市場“展得開”、個性品牌“叫得響”,通過加快周邊飛行營地建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市場吸引產業聚集,使航空活動和文化旅遊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市政協委員 呂志剛

牢牢把控意識形態網絡輿情主導權

在當下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網絡管理除了繼續做好傳統的政府門戶網站互動交流,還應該重視“兩微一抖”即時信息平臺。在主導政務新媒體規範建設方面,建議:加強和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重視日常服務監管、定期組織績效評估工作、提高從業者的危機處置水平;在加強社會新媒體的引導方面,建議從規範准入、整合資源、從業培訓方面入手。總之,服務於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意識形態網絡輿情治理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當下,網絡宣傳、網絡引導、網絡安全、網絡治理必須靠前作戰、主動作為,這樣才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

市政協委員 吳巧雲

提升我市青少年素質教育水平

建設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青少年宮,可以有效緩解藝術教育不平衡的矛盾,有利於提升民眾整體文化素養,緩解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為此建議:建設青少年宮,要選址在御東新區這樣文化氛圍濃郁、交通便利的區域,建造有足夠使用空間、富有藝術特色、承載大同文化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青少年宮在管理上要堅持公益性原則;資金籌措上要招商引資,採取多種經營模式;人員聘用上做到精心挑選,專業把關;活動開展上定期組織各種比賽、展演和交流活動,在傳承本地民間文化,營造良好人文環境,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市政協委員 楊光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助推“鄉村振興”

當前,我市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還存在主動參與意識不強、長效管護機制尚未形成、資金投入保障和後續維護難以到位的問題。為此建議:高度重視,將該項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民生工程;科學謀劃,切實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各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規劃建設等不同實際,合理確定總體改善目標;健全資金投入機制,統籌資金使用,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加強對農村居民的宣傳引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衛生健康教育,積極組織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等活動,增強農民保護人居環境的榮譽感。

市政協委員 賈東偉

推動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近年來,我省先後出臺相關意見,為涉旅文保單位改革提出了明確方向。隨著改革推向深入,建議相關部門依法履行對涉旅文保單位的管理權和監督權,定期對“兩權分離”的文物單位進行巡查;要對經營主體嚴把質量關,優先支持本地企業參與運營,優先引進專業性大集團、大公司參與經營;要注重分類施策,做到“一景一策”,對不適宜實施“兩權分離”的文物保護單位要暫緩推進,對適宜推進的也要選擇合適的改革路徑;要明確管理方與經營方的主客體關係,建立管理方與經營方的全面協調機制,力爭做到文物保護傳承和旅遊開發和諧兼顧。

市政協委員 章文興

立足便民快捷 完善服務管理

2018年國務院批覆了我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今年省委、省政府賦予我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進一步明確了大同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市應立足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後續工作,深化改革,儘快配套可行措施,科學合理制定我市鄉鎮改街道、農村改社區的具體方案和政策措施;保障改革期間的正常工作不脫節、服務群眾不斷線;要抓細抓小,立足於便民快捷,以著力解決便民服務“遠”和“近”為切入點,推進網格化管理全覆蓋;要對症施策,全面維護居民權益,在做好行政管理服務的同時,完整保障其合法經濟利益,實行城市社區化管理。

市政協委員 董志敏 賈文騏 常委 張瑞林

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堡壘

展望疾控體系建設,我市公共衛生體系更應立足長遠,加大對公立醫院,尤其是傳染病專科醫院的投入力度,重視大醫院疾控相關科室建設工作,樹立“重在平時、用在戰時”的理念,重點加強市縣兩級醫院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感染科等科室的建設工作;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切實搞好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演練,儲備相應資源,便於統一調配、高效利用;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科學性,重視傳染病防治日常宣傳教育,築牢公共衛生防線。

市政協委員 馮莉

強化綜合治理 提升服務水平

恆安新區是同煤集團“兩區”等區域搬遷後的居民區,該轄區點多、面廣、線長,人員流動性大,綜合治理難度較大,是關乎我市治安穩定和社會和諧的重點區域。針對恆安新區綜合整治,我市應根據《物權法》等相關規定,依法加強該區域內各項管理工作;優化和改善交通管理方式,實施“公交+共享單車”交通模式,滿足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同時,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增建小學、幼兒園、休閒廣場、便民市場等直接關係居民生活需求的場所;強化引導教育,重點加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力提升居民道德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