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个“的哥”真牛,拉香港乘客去兵马俑讲了一路《长恨歌》

已有16年驾龄的天子车队的哥王涛,和其他的哥有点不同,他那双总握着方向盘的手,还常常捧着书、捉住笔。


43岁的哥:书是人类的好朋友

西安这个“的哥”真牛,拉香港乘客去兵马俑讲了一路《长恨歌》

西安这个“的哥”真牛,拉香港乘客去兵马俑讲了一路《长恨歌》

西安这个“的哥”真牛,拉香港乘客去兵马俑讲了一路《长恨歌》

西安这个“的哥”真牛,拉香港乘客去兵马俑讲了一路《长恨歌》


受父亲熏陶 见到书店就想进去“转一转”

今年45岁的王涛是白鹿原人,他说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爱读书。据了解,王涛的父亲71岁了,是原市建四公司的职工,现在每天还坚持阅读、写作。

高中时,王涛学文科,因成绩一般不被重视,却因此有时间读闲书。那时他喜欢读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读时会觉得小说里的人物就在眼前摆弄书里描写的动作,还自带声音,那时就觉出文字的魅力了。”王涛说,“但家里条件有限,无法随心所欲买书,只能常到书店‘蹭’书看,至今还保持这一习惯。尽管时间很少,但只要得空经过书店,时间允许时肯定要进去翻一翻。就是那种没计划、没目的地随便翻,太多书中都有可以汲取的知识。”


的哥历史积累足够多 有助推广西安

即便是出车时,王涛也换着方式来阅读。“比如,通过听评书,后来网络发达后迷上在线听书。”王涛说,“的哥是西安重要门户之一,若能多些历史积累,肯定有助于推广西安。”

“几年前,我曾拉过一名前往兵马俑的乘客。路上,我跟对方聊了秦始皇又聊了华清池,还说起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说得起兴又给乘客念了段我创作的诗歌。没想到对方是来自香港的作曲家,主动加了我微信鼓励我继续创作,至今我们还保持联系。”

王涛家中摆着一个3层的小书架,有几本武侠小说,但更多是名作家的作品集以及与诗歌创作的相关书籍。

“年轻时喜欢武侠,年龄大了更喜欢诗歌。17岁时,我写‘泰山压我身,事业有了根,婚姻事业兴,今世不为空’,现在我说人这辈子躯体为父母、爱人和孩子而活,灵魂为自己、大家而活。”王涛说,“这些认识是在不断阅读中加深的,书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催化剂,书在与不同人的相遇中催化出不同新知。”

“写了26年、500多首诗,还有几首已发表,作为的哥我已很知足。2020年1月,我还荣幸成为陕西省诗词学会的会员,正学习古诗格律。”王涛说,阅读和写作是一辈子的事儿。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文 陈团结/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