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 司法行政在行动

暖企、助企、护企、安民、惠民,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助企惠民春季五大行动”正在进行中。今天为你介绍,西城区、丰台区、昌平区司法局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无接触”服务 “无条件”援助

西城区司法局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一对一优势,织密社区法律防疫网。疫情期间,指导259个社区签约法律顾问,积极宣传引导社区法律顾问通过社区微信群、咨询热线、法律服务网络等模式,解答社区居民法律问题,实现法律服务与社区居民无接触法律咨询。


全力以“复” 司法行政在行动

法律顾问进社区

全力以“复” 司法行政在行动

为当事人办理法律援助申请

对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军人、公安民警、志愿者等群体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西城区司法局依法实施法律援助并根据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开通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免予经济困难的审查。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员工的法律援助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优先办、马上办。对于因受疫情影响被企业裁员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暂时没有收入的劳动者,视为临时经济困难,在提供劳动关系终止的证明材料后,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相约“微信调解室” 矛盾纠纷线上调

近日,市民张女士向丰台街道投诉称,其在丰管路某房屋中介租赁房屋,春节前提前退房回天津老家。由于违约,张女士起初与中介约定扣除两个月共5000元房租作为违约金。随后,中介以疫情导致房屋无法出租为由,提出再扣除一个月房租作为空置费用,拒不退还剩余押金。张女士无法接受,请求调解员化解纠纷。

全力以“复” 司法行政在行动

“微信调解室”开启三方调解

疫情期间,类似张女士反映的租房纠纷投诉,丰台街道接到多起。为及时化解纠纷,丰台街道联合司法所等部门成立“疫情期间纠纷调处小组”,专门针对疫情纠纷开展调解工作。

接到投诉后,调解员联系到身在河北邯郸老家的房屋中介负责人。对方也很委屈,称根据合同约定,张女士违约本应扣除四个月房租,现已打了五折,疫情影响房屋出租,房东又不肯退让,只能再扣除一个月房租。

调解人员、投诉人和被投诉人三方分处京、津、冀三地,无法当面沟通调解。“疫情期间纠纷调处小组”创新工作模式,开设“微信调解室”,采取微信视频方式调解双方纠纷。调解员向张女士解释疫情期间相关政策,耐心劝导中介负责人,反复协商后,最后达成一致。中介同意退还6000元押金,并且承诺张女士以后若需要租房可享受一定优惠,并在视频调解中将款项转账给张女士。这样的结果超出了张女士的预期,她很满意,对调解员表示感谢。


疫情以来,司法所已通过“微信调解室”调解房屋中介、培训机构等纠纷50余起。

租金“减不减” 调解来帮忙

全力以“复” 司法行政在行动

调解现场

受疫情影响,天通尾货部分商户经营压力陡增,要求物业管理方减免租金,但物业认为自己同样是受损方,不予减免。双方沟通无果,昌平区司法局天通苑北司法所随即介入,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逐一了解商户诉求,同时物业负责人现场对纠纷表态,如果国家政策或尾货负责人出台减免租金举措后,物业会第一时间将相关补偿反馈到在尾货经营的中、小商户。

了解情况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单独约谈尾货负责人,告知物业与商户的实际经营困难,晓之以情,动之于理,耐心劝说,最终,尾货负责人同意开会专题研究妥善处理此事。

经司法所工作人员沟通协调,物业已分别与商户达成一致,同意所有商户缓交租金,对有变更经营项目的商户立即办理变更手续,对要求解除合同的商户也通过协商的方法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予以解除。商户均对调解协商结果表示满意。至此,一场涉疫矛盾纠纷通过调解的方式得以成功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