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官断糊涂案,笑果非凡】

清朝末年,秦某担任福建莆田县令。一年正月里县衙门上演莆仙戏《白蛇传》,戏演到许仙合钵,收了白素贞的魂魄,镇于雷峰塔下,秦县令忽然勃然大怒。县令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大呼小叫唤来衙役把舞台上许仙揪下来打板子。其他戏子急忙求情:“大人,他只是一个演戏的戏子,不是真许仙啊。”秦县令:“我当然知道他是戏子,如果是真许仙,我直接就把他打死了!”

清末江苏太仓县令,一次正审案时,突然有一人跑进公堂大声喊冤,告的是他一个剃头匠儿子忤逆不孝。县令老爷正审案呢,被一老头大声喊冤,县令很生气,立即喝令赶出去。前案审完退堂,忽然想起刚才有老头告儿子不孝的事,就让衙役尽快把县衙边的一剃头铺里剃头匠捆来,县令立刻升堂,惊堂木一拍,破口大骂:“你怎么能对自己的亲爹忤逆不孝呢!”即令重打一百大板。剃头匠大呼冤枉:“小的早年丧父,哪来的忤逆不孝!”县令这才醒悟过来,此剃头匠非彼剃头匠也,然而此剃头匠屁股已然挨了几大板了。

【糊涂官断糊涂案,笑果非凡】

还是亲爹控告儿子不孝的事。一县令刚到任第二天,就接到一个老裁缝控告儿子忤逆不孝,儿子子承父业也是个裁缝,老裁缝要求县老爷能帮自己教训一下儿子。县令就让衙役把小裁缝叫来,那衙役以为县老爷要做衣服呢,就把平日里替自己作衣服的一个裁缝叫了过来。县老爷一看人来了,以为就是那个忤逆之徒,也是惊堂木一拍,先喝令板子侍候。挨完板子,这个裁缝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大声喊冤,经过当堂辩解,才知道抓错了人。人家也是早年丧父,哪来的忤逆不孝?这时,县老爷也意识到自己冤枉人了,但官威不倒:“为人子,你不能显亲扬名,还从事这么低贱的职业,你这是辱没先人知道吗?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孝的?再敢申辩,判你重罪!”这裁缝只能捂着屁股,一瘸一拐地回去了。

再说一个跟剃头匠有关的案子。有一个山东人,未发达之前,有一次在自己家乡北门外的一个剃头铺子剃发,被剃头匠奚落怠慢,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到浙江某县去当县令,下车伊始,立马命令衙役到北门外剃头铺子把剃头匠捆来,到了公堂,不容分说,先重打了四十大板。那些衙役还以为新到县令可能早已侦知这个剃头匠犯了什么重罪,等到打完屁股,县老爷问案,剃头匠为自己争辩,才发现抓错了。又是一件张冠李戴的冤假错案,此北门外乃浙江某县的北门外,非山东老家的北门外,此剃头匠也非彼剃头匠,只遗憾此剃头匠屁股也白挨了一顿打。

【糊涂官断糊涂案,笑果非凡】

有江苏淮安县令,一次升堂,有人控告鸡奸,县令北方人,听不懂当时江淮一带所说的鸡奸为何物,上告的人说:“就是将男作女。”县令大怒:“江南下雨?江南下雨,与你们江北有什么相干的?”

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土财主,捐纳为县令。一次主持县学考试时,怕在这些秀才面前出乖露丑,事前向师爷打听写文章的事:“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师爷说:“其实很简单,文章好不好,第一就看文笔好不好,文笔好就是好文章,文笔不好就算不得好文章。”到了考试那天,县老爷自然要训话,他便依样画葫芦:“你们写文章一定要讲究文笔,文笔好才能写出好文章。”秀才们知道他不过是个胸无点墨的土包子,想不到居然还能说出这么在理的话来。但是接下来县老爷的一段发挥马上就露了馅:“像我年轻时写文章,也是最讲究文笔的,我用的笔都是最贵的,非三四个大洋不可。”草包本色暴露无余。

天津某县令,整天迷迷糊糊的,是有名的糊涂蛋。凡他审案,大都莫名其妙,当地百姓背地里都叫他浑蛋。有一天,一个妇人上公堂控告,这妇人说了半天,说得口干舌燥,县老爷还是不明所以,搞不清事件原委。妇人生气了:“怪不得大家都说你是浑蛋,看你今天这样子,果然就是一个浑蛋。”县老爷大怒:“胡说,像我这种浑蛋,你家会有吗?”县老爷眼中,浑蛋乃独此一家,仿冒必究,你家还不配有呢!

【糊涂官断糊涂案,笑果非凡】

光绪初年,河南闹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一乡下百姓把他快饿死的哥哥吃了,被邻居知道了,告到县衙。县令将那人拘来审问,那人为自己辩解说:“实在是因为饿得不行啊,况且我哥哥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快死了,即便我不吃,他也活不下去。与其让别人吃,还不如自家人吃较为合算。”县老爷大怒:“混帐东西!你还有哥哥,像我没有哥哥,要吃什么人?”瞧人家县老爷,这生气的理由!

江苏镇江知县汪某,有一次出行,从轿中看到一乡下百姓,忽然大怒,喝令衙役把他拘捕到县衙,回到衙门当即升堂,把这个乡下人重打几百大板。乡下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莫名其妙就挨了板子,大声喊冤,汪某不理,等这几百大板打完了,汪县令才对他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打你板子吗?就为你好赌,不打行吗?”乡下人极力为自己辩解:“我从来就没有赌博过。”“你还敢胡说,我明明在轿中看到你把纸牌藏在怀里,还敢狡辩耍赖?”让衙役搜他的身,结果搜出一几片云片米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