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本聰手記 | 論 DeFi 協議的競爭,治理和責任

真本聰手記:每次精選 5 篇加密貨幣最新優質文章

今天內容包括:1) LongHash:如何看待比特幣的價格波動?2) Multicoin Capital:論 DeFi 協議的分叉3) 治理、責任和競爭4) Our Network:解析穩定幣鏈上數據5) Su Zhu:概述期權產品

1)LongHash:如何看待比特幣的價格波動?

長期以來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性不利於支付結算,影響了它被大規模採用,而現在我們看到穩定幣層出不窮並且市值持續增長。LongHash 的這篇文章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角,它指出「有很多指標足以佐證比特幣的高波動會是一個吸引力」。以下為文章的部分摘錄: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約 90% 的比特幣鏈上活躍度與交易所相關——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價格波動對投機行為的影響。

真本聰手記 | 論 DeFi 協議的競爭,治理和責任

其次,現在通過谷歌趨勢數據,能夠相對輕鬆地分析出人們對比特幣的感興趣程度。如上圖所示,在比特幣幾次大幅波動期間,搜索量都出現激增。注意,這可不是什麼西方特有現象,百度上的比特幣搜索情況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普羅大眾並不關心什麼 Schnorr 簽名、分片技術等。大部分人都只是簡單地盯盤。

最後一個指標就是,比特幣價格波動與交易所新增用戶之間的最直接聯繫。無論是價格漲上天,還是歷史性暴跌,你都可以確定,在媒體對價格變動的報道下,交易所的註冊用戶量會暴增。

真本聰點評:在另外一篇文章 《比特幣的神話會破滅嗎》中,作者指出「BTC 已經逐步變成了一個風險資產,而不是避險資產…. 當我們開始翹首企盼比特幣 ETF 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輸了。BTC 失敗了,中本聰失敗了」。

他質疑道:「夢想這件事既不能買賣,也不需對沖」「今天的從業者有多少投機分子?」。

比特幣的易波動性吸引了關注度和投機分子,這是一個用戶漏斗,有一部分人會留下來成為建設者,比特幣仍然是一個實驗。

全文鏈接:
https://www.longhash.com/cn/news/3320

延伸閱讀:「比特幣的神話會破滅嗎」

2)Multicoin Capital:論 DeFi 協議的分叉

分叉是區塊鏈領域內經常出現的一個詞,Cdot 的劉毅老師曾指出「加密協議治理的本質特徵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可分叉」,即分叉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加密協議社區的治理底線,是約束和協調協議參與方的方式。

而在這篇文章中,奶王 Multicoin Capital 則探討了「當分叉變成可能,開源協議的護城河是什麼」。以下為文章的部分摘錄:

大概一年前,我寫了一篇文章闡述二層資產(如 MKR,MakerDAO 系統中的 “股權”)怎樣在無需許可、開放的環境下捕獲價值。在那篇文章中,我特別強調了價值捕獲的關鍵是 “不可複製的狀態”。就 Maker 而言,最明顯的、不可複製的狀態就是支撐著 DAI 的抵押品(主要為 ETH)。

然而現在看來這個框架太片面了。我們可以這樣想一下,假設 Maker 唯一的網絡效應是抵押品。這樣的話,某個資金充足的第三方可以複製 Maker 的所有合約,創造一個山寨版 Maker 系統,然後存入價值數億美元提供流動性。接著會怎麼演變呢?如果沒用用戶購買或生成山寨版 DAI 的話,這個山寨版 Maker 系統將毫無用處。

Maker 最主要的護城河不在於 MKR,也不是支撐 DAI 的質押品,而是 DAI 提供的流動性和可用性。為了保證 Maker 系統的運轉,DAI 必須具備流動性。某個用戶質押 ETH,產生 DAI 債務,如果此時缺乏流動性,這些 DAI 就毫無用處。但可用性是流動性的一個超集。DAI 的可用性在以下場景非常明顯:商家接受 DAI 支付、在其他協議(如 Augur)中的使用以及作為借貸協議(如 Compound 和 Lendf.me)的質押品。DAI 接入的所有第三方 app、服務和基礎設施都使得它更有用和高效。

DAI 的流動性和可用性是一個強力的護城河。融資充足的山寨版 Maker 團隊可以提供更高的 Dai 存款利率(DSR)、花錢讓第三方接入山寨版 DAI,但它能否吸引大範圍的使用是不確定的。

全文鏈接:
https://multicoin.capital/zh/2020/04/16/on-forking-defi-protocols/

延伸閱讀:「加密協議的本質已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區塊鏈的可分叉」

3)治理、責任和競爭

這是 DeFi Weekly 作者 Kerman Kohli 寫的一篇文章,對 MakerDAO 和 Compound 近期的動態發表評論。

在過去的幾週中,我們看到了 MakerDAO 的一系列公告,內容涉及該協議將如何走向去中心化並由代幣持有者控制。對我來說,這反映出兩個危險的點:

  • 他們越來越擔心法律責任,並試圖擺脫任何可能出現的麻煩
  • 委員會、投票和程序的數量太多了,以至於相比競爭者而言,該協議沒有取得任何實際進展

有消息稱 ,一群交易員因 3 月 12 日市場大跌導致的資產損失共同向 MakerDAO 索賠 2000 萬美元。基於此,現在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急於推出這些(公告)。我很好奇,為什麼即使 MakerDAO 通過治理投票(同意)賠償這些交易員,他們還是選擇這麼做。無論如何,Maker 基金會現在可能無法控制這個協議,但是在他們的儲備庫中仍然有大量的 MKR。我相信這個數字接近 1 億美元。

看起來 2017 年這樣的模式——設立基金會似乎是一個越來越糟糕的主意,因為它將責任歸集到一組共同管理資金的人群中。MakerDAO 也許能夠洗淨自己的手,並說這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內,而交易員們知道這一點,但這不是重點。在這些事件中有一條清晰的盈利之路。如果 MakerDAO 沒有從事鑄造合成美元的業務,(區塊鏈領域)還有有效的用例嗎?

令我擔心的第二點是,這標誌著 MakerDAO 因治理而死。就個人而言,我曾多次創業,並曾在不同階段的公司呆過。MakerDAO 現在正在變得只能夠以 1000 人公司的速度發展,而不是 10 人創業公司。DAI 擁有良好的流動性,並且是關鍵護城河,但需要明確指出的是:DAI 沒有完成其擴展完全去中心化穩定幣的使命。相比於 Tether 和 USDC(以十億計),1 億美元(市值)是非常小的。

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攻擊 MakerDAO,直到找到一個可以快速運行並擴展的模型。此外,Maker 還有其他一些不是法律問題的問題需要解決:

  • 創造更多的合成資產
  • 改進 MKR 的經濟模型
  • 創造更多的借貸需求來推動存款利率 DSR(目前為 0%)

全文鏈接:
https://defiweekly.substack.com/p/governance-liability-and-competition

4)Our Network:解析穩定幣鏈上數據

本期 Our Network 的推送回顧了穩定幣的發展史和鏈上數據,去中心化的保險替代方案 Nexus Mutual 近況,主流 DeFi 協議的利率,Chainlink 的鏈上數據。

在整個 2019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以太坊上的 Tether 就鏈上交易量而言超過了其他所有穩定幣。 Tether 的平均每日鏈上交易量約為 8.35 億美元,而 USDC 約為 1.45 億美元,擁有約 9500 萬美元每日鏈上交易量的 DAI 排名第三。

真本聰手記 | 論 DeFi 協議的競爭,治理和責任

Tether 主要用於在交易所之間轉移價值以及在加密資產交易對之間進行交易。這一點可以從「交易所錢包上擁有的的 Tether 約有 13 美元(僅 Binance 就有 10 美元)」中得到證明。對這一現象的解釋包括:

  • 在交易所設置限價單,等待買入的完美時機
  • 為了應對美元的全球短缺,穩定幣正在被用於更普遍的用途

此外,Binance 上交易量前十的交易對都是 USDT 交易對。

一個穩定幣健康的良好指標是鏈上交易數量。更多的鏈上交易意味著更多的使用。從我們的分析中去掉 Tether 後發現 DAI 是轉賬最活躍的穩定幣。DAI 平均每天有 1.5 萬筆交易。需要注意的是 Paxos (PAX)。Pax 年初的日交易量約為 4000 筆,但過去 30 天內其平均日交易量超過了 1 萬筆。

真本聰手記 | 論 DeFi 協議的競爭,治理和責任

全文鏈接:
https://ournetwork.substack.com/p/our-network-issue-17

5)Su Zhu:概述期權產品

衍生品市場持續增長,期權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對沖基金三箭資本 CEO 對過去和現在的期權產品進行了概述,他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這些產品:

I–兩面性:買賣相同期權的能力

II–中央限價訂單簿:將買價和賣價放置在公開顯示的訂單簿中的功能,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相似的方式訪問該訂單簿

III– 投資組合保證金/基於風險的清算:用其他期權和線性產品(如掉期和期貨)進行增量對沖的投資組合的保證金補償(較低的保證金要求)。

期權市場本質上是每個期權系列有數百個不同的訂單,比如與永續合約相比,每個期權訂單簿的流動性要更差。在速動市場中,由於清算而出售期權可能是不明智的,因此也可以使用流動性更強的期貨或期權來對沖投資組合的風險。

IV– 能夠報告大宗交易。機構傾向於交易更大的規模,並經常通過聊天或其他方式協商條款。需要將這些場外交易報告給交易所以進行處理和保證金管理。

全文鏈接:
https://insights.deribit.com/market-research/scanning-the-crypto-options-landscape/

本期真本聰手記到此結束,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