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攻坚实干推动项目建设

(记者王聪聪 通讯员郭卫杰)“重点工作攻坚年”吹响了改革攻坚行动的号角,连日来,经济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呼声如春雷乍响,重点项目开启复工建设加速度。从新松(潍坊)智慧园等省重大项目,到2020年省新旧动能转换第一批优选项目、市重点项目,再到区级重点攻坚项目,经济区筛选确定的30个、总投资626.2亿元的重点项目积厚成势,拉开了项目攻坚的序幕。

近日,在省级试点项目东篱田园综合体番茄大世界一期现场,农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放无土栽培基质,趁着大好春光抢农时、育番茄。作为重点建设对象,东篱田园综合体、中国乡村世博园、中国农创港、匠造检测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经济区牢牢抓好乡村振兴支撑项目,在项目攻坚上持续发力。一方面,积极引入全球知名企业、高端机构参与建设,推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平台尽快落地。另一方面,通过强化项目落地全流程、责任主体全范围跟踪;强化要素保障,破解资金瓶颈,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专项债券,完善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推行“基金+项目”模式;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和对上申报;加快拆迁倒地及批而未供土地供应等系列举措,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盘子,力促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区不仅把现有重大项目建设得又快又好,更注重在高质量开放招引上持续攻坚。

经济区坚持内资与外资并重,招商与引才并举,关注现有企业发展,以政策洼地吸引要素、资本、项目等流入,着力解决好“招什么”的问题;全面梳理资源、广泛搜集信息、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引实效、加快评估论证,解决好“怎么招”的问题;领导带头,招商专班、招商小队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招引,着力解决好“谁去招”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经济区抓实抓牢产业、企业、技术等关键点,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该区牢牢抓住产业这一核心,出台支持政策引领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同步发展;深化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以“亩均效益”为重点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同时加强对区块链、5G等新技术的研究谋划。

此外,经济区大力推行“全覆盖”联系包靠和公开承诺制度,创新服务方式,探索研发区级企业服务平台,使政策可查、问题直通、资源联通。“我们有关部门负责整合打包已出台的政策,为企业提供送政策上门、解读及指导服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推动政策效应最大化。”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郑虎说。

优化营商环境不止于此,经济区还通过推动项目工作流程再造,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为主线,优化招引落地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稳住外贸基本盘,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良性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路子来。”

攻坚克难,再创新业。下一步,经济区上下将以“开局就是战斗、全年都要攻坚”的思想和干劲儿,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