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癌症中心:第26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系列(七)叮!常見癌症早篩建議請查收~

關注早篩

防患未然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規範的防癌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癌症。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90%的早癌是可以治癒的

門頭溝區癌症中心:第26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系列(七)叮!常見癌症早篩建議請查收~

叮!

常見癌症早篩建議

請查收


大腸癌

01

高危對象

1 年齡>40歲,有肛腸症狀(包括大便習慣、形狀、性質改變及腹部固定部位疼痛)≥2周的人群;

2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3 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

4 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息肉、克羅恩病等;

5 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

6 有林奇綜合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綜合徵等家族史。

02

篩查建議

1 年齡>40歲有症狀的高危人群,經兩週對症治療無緩解者,應及時作肛門直腸之間、大便隱血試驗(FOBT)檢查,任意指標陽性應進行腸鏡檢查。如便隱血陽性者經腸鏡檢查仍未見一次,建議作胃鏡檢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年齡>40歲無症狀的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便隱血檢查,如結果陽性則進一步行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如便隱血檢查連續3次陰性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但時間不應超過3年;

3 年齡>20歲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家族成員,當親屬中有發病且發現明確基因突變時,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查,陽性者每1-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陰性者按照40歲以上個體進行篩查;

4 45-75歲無症狀篩查對象,每年進行至少1次便隱血檢查,每10年至少進行1次腸鏡檢查。


乳腺癌

01

高危對象

1 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一級親屬(即父母、子女及同雙親的兄弟姐妹)在50歲前確診乳腺癌,或有≥2個二級親屬在50歲前確診乳腺癌或卵巢癌;

2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

3 既往胸部放射治療史≥10年。

02

篩查建議

1 一般婦女

乳腺自查:≥20歲每月1次乳腺自查;

臨床體檢:20-39歲每1-3年1次,≥40歲每年1次;

X線檢查:≥40歲,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60歲可隔2-3年乳腺X線檢查1次;

超聲檢查:≥30歲每年1次乳腺超聲檢查;

2 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勵乳腺自查,≥20歲每年做臨床體檢1次,≥30歲建議定期乳腺核磁共振檢查。


肺癌

01

高危對象

年齡≥50歲,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

1 吸菸≥20年包(即吸菸年長x每日吸菸包數),其中包括戒菸時間<15年;

2 長期被動吸菸者;

3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4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02

篩查建議

1 對於肺癌高危人群,建議行低劑量螺旋CT(LDCT)篩查;

2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結節不同特徵(如磨玻璃、亞實性、實性結節,孤立或多發)的具體情況進行定期肺CT複查;

3 根據國情和效能以及我國人群特徵,一般不推薦將PET/CT作為人群肺癌篩查方法。


胃癌

01

高危對象

年齡>40歲,有下述情況之一者均系高危對象:

1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 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

3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4 有一級親屬確診胃癌;

5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02

篩查建議

年齡>40歲,長期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症狀,並有上述高危因素的,首先進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如有必要需定期行胃鏡檢查。


肝癌

01

高危對象

男性>35歲,女性>45歲,具有下述任一情況者:

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

2 有肝癌家族史;

3 血吸蟲、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 藥物性肝損患者。

02

篩查建議

針對高危人群應進行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臟超聲的聯合篩查,每半年進行一次。


食管癌

01

高危對象

年齡>45歲,並符合下列任一項危險因素者:

1 居住在食管癌高發區;

2 有上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

3 有直系家屬食管癌或消化道惡性腫瘤病史或其他惡性腫瘤病史;

4 患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 具有食管癌其他高危因素(如吸菸、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02

篩查建議

針對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一次;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宮頸癌

01

高危對象

1 有多個性伴侶;

2 過早開始性生活;

3 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4 免疫功能低下;

5 既往有宮頸病變史。

02

篩查建議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都建議進行篩查:

1 21-29歲採用宮頸細胞學檢查,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3年1次;

2 30-65歲採用宮頸細胞學檢查,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3年1次;或採用高危型HPV與宮頸細胞學聯合檢查,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5年1次;

3 篩查結束時間為:>65歲且既往多次檢查均為陰性,則結束篩查;若曾診斷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SL)病史者,再持續篩查20年,篩查頻率視病情而定;

4 曾接受子宮全切術的女性,且既往20年裡未曾有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可無需進行篩查;

5 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齡的建議。


前列腺癌

01

高危對象

1 年齡>45歲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2 年齡>40歲且基線PSA>1ug/L的男性。

02

篩查建議

1 建議對身體狀況良好,且預期壽命>10年的男性進行基於PSA血清檢測 的前列腺癌篩查;

2 血清PSA檢測每2年進行1次,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決定PSA檢測的終止時間;

3 對於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應儘早開展基於血清PSA 檢測的篩查;

4 不建議針對<40歲男性進行人群篩查。


需要說明的是

癌症篩查過程存在技術侷限性,可能無法檢測出微小侵襲性腫瘤或隱匿性疾病,也可能因患者擔憂檢測結果而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出現假陰性、假陽性結果,存在放射性暴露,增加花費等不利。對我們的醫務人員而言,需要對受檢患者進行必要的告知,同時更多關注由篩查帶來的相關心理問題,加強溝通與疏導。

然而,

癌症篩查的意義仍然超出行為的本身

我們需要認識到

對癌症的今天和明天而言

篩查拯救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