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作為,真情服務|永昌縣司法局紅山窯司法所法治扶貧工作綜述

永昌縣紅山窯司法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工作職能優勢,認真落實甘肅省司法廳法治扶貧“十項行動”,堅持主動作為、真情服務,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以法範人,法治建設力促貧困村變身示範村


紅山窯村是金昌市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扶貧任務最艱鉅的村組之一,土地面積少、種植結構單一、生態環境嚴酷是這裡曾經的村情。紅山窯司法所全力服務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堅持做好民主法治建設這項基礎性工作,組織村“兩委”幹部參加法律明白人、學法帶頭人培訓,依法推進村民自治,設立黨務村務公開欄及時公示老百姓關心的低保評定、建檔立卡戶退出等事項,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結合該村位於鎮政府駐地優勢,穩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已建成法治長廊、法治宣傳欄、農家法治書屋,為幹部群眾學法提供了便利條件。“訴源治理”聯繫法官、“一村一法律顧問”聯繫律師經常性、點對點到村社開展法律服務工作,使全村村民法律素養普遍提升,知法、守法、用法意識明顯增強。2017年底,紅山窯村通過省級考核驗收,退出重度貧困村之列。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533元,經濟處於當地領先水平。2020年4月,紅山窯村推薦申報為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在抓典型、促帶動的基礎上,紅山窯司法所堅持“一村一品”的法治扶貧理念,激勵各村立足各自實際,打造法治文化品牌,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鄉村大喇叭、黨員冬訓等豐富多樣的法治宣教活動,在依法治村、法治扶貧、扶志扶智實踐上切實發揮細雨潤物作用。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及時復工復產行動中,紅山窯司法所全體同志更是積極投身戰鬥,協同鎮村幹部及法治宣傳骨幹,及時跟進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適時宣傳各階段戰役的適用法律法規,保障全鎮抗疫各階段工作依法依規紮實有效推進。


以理服人,和諧共建助推問題戶變身放心戶


紅山窯司法所立足當地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土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外來務工人員增多的實際,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職能優勢,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儘量解決在村社,吸附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通過不斷完善“大調解機制”,採取鎮、村、社(村民小組)三級網絡管理方式在三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成了以3個調解委員會、15名人民調解員、32名綜治信息員為中堅力量的聯動調解隊伍,堅持“關口前移、主動出擊、以理服人”,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司法工作人員在一些“問題戶”關鍵問題的跟進解決實踐中,贏得了理解、信任和尊重,曾經的“難纏戶”、“問題戶”,變身成為了“先進戶”、“放心戶”,推動矛盾不上交、不激化,切實築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2019年開展“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實現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動”以來,三個貧困村未發生矛盾激化引發的刑事案件,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以情動人,特殊關愛扶助特殊群體脫貧解困走上致富路


2013年,李某某因收入達不到脫貧標準,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李某某購買的農用四輪拖拉機發生意外致人死亡,在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鉅額的賠償款,上學的兩個孩子,生病的老人,重重壓力讓李某某被自責和悔恨包圍,整個人精神恍惚,家庭經濟狀況陷入困境。紅山窯司法所在對李某某的矯正幫教中,針對他的困難專門制定了矯正計劃,實行人性化管理,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幫助其落實了低保救助。為了幫助李某某脫貧,司法所工作人員和他所在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委會對接,鼓勵他樹立脫貧信心,根據他家的實際,發展養殖業。2016年,李某某申請到了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從4頭母牛開始發展養殖業,當年就實現了脫貧。經過3年的發展,李某某的家庭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3790元,提高到2019年的15792元。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紅山窯司法所先後幫助3名社區服刑人員落實低保,5人在安置幫教基地就業,為15人次申報安置幫教過渡性經費。一項項務實之舉,向特殊群體傳遞著法治扶貧的溫暖,“一個都不能少”的脫貧攻堅目標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