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潼南: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重慶潼南: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鄉村新面貌。攝影:朱楊

近年來,重慶市潼南區梓潼街道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按照“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的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抓好“河長制”工作,引導培育綠色生活方式,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打造出“宜居宜業,生態秀美”的美麗家園。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走進潼南區梓潼街道豐產村,一棟棟民房錯落有致,池塘邊上的鮮花競相開放,乾淨整潔的道路與蔥鬱的樹木相得益彰,休閒廣場上小孩們正在嬉戲追逐,呈現出一派和諧美好的新農村景象。

改善人居環境扮靚美麗鄉村

農村美不美,關鍵看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惠及廣大農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亦是實現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據瞭解,位於潼南區梓潼街道豐產村的楊家院子形成於晚清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但由於過去成堆的垃圾、狹窄的道路、倒塌的房屋、散養的畜禽,使得這個院落儼然沒有了文化氣息。

為徹底改變院落現狀,重塑院落文化形象,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點,2018年,潼南區梓潼街道專門成立工作小組,以聯合體形式與村民簽訂《鄉村振興共建承諾書》,有效推動環境改造工程建設,形成了全民參與、齊抓共管、共商共建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在具體整治過程中,梓潼街道內外兼修,投入資金260餘萬元,不僅擴建了道路、新建了水溝、建設了化糞池,同時還積極打造了院落特色文化。

“種上了可愛的花草樹木,清理了臭氣熏天的垃圾坑,開挖了美麗的荷塘,鋪設了便道,新建了休閒廣場,現在院子裡視野開闊了,空氣清新了,出行方便了,就連運動也有地方了,我們心情別提有多舒暢。”豐產村楊家院子居民段小蘭激動地說道。

美麗院落三分靠建設,七分靠治理。“院子打造好以後,實行清潔輪班制,每一戶家庭都參與其中,共同來維護美麗家園。”潼南區梓潼街道豐產村黨支部書記鄭朝波說,隨著鄉村面貌的改變,老百姓的環保意識得到大大提升,自覺保持房前屋後、公共區域等地方的乾淨整潔。

在楊家院子的成果展示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院落髮生的巨大變化,從村民閒談時的歡聲笑語中,也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幸福感有了明顯提升。“前期建設穩步實施,後期維護有條不紊,全民助力鄉村振興,才有瞭如今美如畫的楊家院子。”潼南區梓潼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萬華看著成果展示牌滿意地點著頭。

楊家院子的“蝶變”是潼南區梓潼街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潼南區梓潼街道按照“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基本實現了村(社區)面貌大改觀、特色風貌大彰顯、農村人居環境大改善,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重慶潼南: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梓潼街道豐產村楊家院子。攝影:朱楊

“河長制”治出水清岸綠景美

“河長制”是守護岸綠水清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潼南區梓潼街道嚴格按照潼南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以保護水資源、管控水岸線、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實現水安全為主要任務,全面推動區域內河流生態保護及綜合治理工作。

洗菜溪是涪江的一條支流,在潼南區梓潼街道高梯社區境內長約3.8公里,起點在牽牛房子,終點在響灘子,河道雖然不寬,但河水直接流入涪江,對涪江水質有很大影響。

“我每天都會到洗菜溪轉轉,巡查河道、查看水質。”陳林是高梯社區黨委書記,同時也擔任“村級河長”一職,他告訴記者,“如果遇到強降雨,河面的漂浮物會增多,必須儘快清理,才能保證河道水質清澈、暢通無阻。”

為全面掌握轄區內河庫情況,潼南區梓潼街道組織街道、村(社區)幹部對對轄區內河流進行了實地勘察,根據實際情況編制了“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對河道進行了規範劃界、設立界樁標誌,並在河沿岸人口密集場所製作安裝了河長制公示(告知)牌,明確了“汙水不入河、垃圾不亂倒、違章不亂搭、河道要清淤、漂浮要清除”的工作目標要求。

據瞭解,目前潼南區梓潼街道成立專業清漂隊伍10個,每月、每兩月或每季度不定期對河流進行清漂,在涪江沿岸支流(謝家溝、洗菜溪、勝利堰)安裝了清漂阻攔索,實時對河道漂浮物、兩岸垃圾及時清除、收運。同時,加強河庫管理保護工作,嚴格實施巡查制度,街道河長每月至少巡河1次,村(居)級河長每月至少巡河4次,各級河長髮現問題後就通過手機APP及時上傳報告處理。

“保護水安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通過嚴格落實河長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潼南區梓潼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萬華告訴記者,下一步,街道將因地制宜,建立對農作物秸稈和垃圾焚燒、化肥薄膜使用等長效機制,規範和監管好壩地蔬菜種植,引導村民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尾菜進行合理處置,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目標。

垃圾分類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為讓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潼南區梓潼街道廣泛開展教育引導工作,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一起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垃圾變寶源自分類,呵護環境始於點滴。”記者在潼南區梓潼街道華夏一品小區看見,懸掛在樹枝上的垃圾分類標語格外醒目,每棟樓下都整齊擺放著藍、綠、紅、灰四個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用來投放不同類型的垃圾。小區的宣傳展示欄上,詳細介紹了各種垃圾的投放標準,方便居民瞭解垃圾分類小知識。

據華夏一品小區物管人員介紹,按照街道要求,目前物業在小區設置了多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培訓了垃圾分類指導員,並且在小區入口、過道等地懸掛宣傳標語和張貼海報,讓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深入人心,從而營造出更好的生活環境。

“以前我們就是隨便把垃圾扔到桶裡就行了,導致各種垃圾混雜在一起,特別是在夏天氣味很大,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在物業指導下開始垃圾分類了。”正在投放垃圾的小區居民朱女士說,實行垃圾分類後,大家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提高,自覺按照標準投放垃圾,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感覺住在這裡也更加幸福了。

自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潼南區梓潼街道積極創建示範片區。截至目前,共創建火盆、新生、前進、豐產等9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歐鵬—耶律公館、華夏一品、凱旋名城3個,申報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1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戶1戶,購買四分類垃圾桶800餘個,製作垃圾分類引導展板100餘個,做到分類有源頭、處理有終端,使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到指揮有機構,工作有方案,落實有措施,為城市品質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潼南區梓潼街道黨工委書記尤長清表示,接下來,街道將利用村村通廣播、幹部入戶、積分制兌換禮品等形式宣傳引導更多群眾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健全分類指導員等體制機制,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力爭年底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作者: 羅列 朱楊)

(作者單位: 重慶市潼南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