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是什么意思?

俗语是老百姓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许多俗语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话糙理不糙,俗语嘛,首先要体现出一个“俗”,就是通俗、接地气,所谓“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与之类似的俗语也有许多,比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又如“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等。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豪不过三

豪,是说高门贵胄的家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门第的社会,人一出生就决定了阶级,根本不可能有跨越阶级的机会,直到秦国商鞅变法,底层人可以通过军功实现阶级跨越,但这种跨越方式难度太大,而且基本只能在战争年代才有机会,自秦至隋唐近千年时间,社会上层都被士族门阀垄断了。

但是不是这些贵族就永远能坐吃山空了呢?

当然不是,既然是贵族,手握权力,那么在权力漩涡中心,也是如履薄冰的,这就是为什么贵族之间总是通过姻亲来巩固权力和关系,因为一旦不能给自己的家族找到更大的靠山,分分钟就可能被政敌干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仅是读书如此,在权力漩涡中心,更是如此。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不论你的家族有多豪,除了外部条件之外,自己内部也需要努力,东晋王谢两家够牛了吧,王凝之作为王羲之的儿子,同样被谢道韫看不上,你处在越高的层次,身边接触到的人的层次就越高,王凝之和大多人比起来那也算是才子,但在王谢这样的家族里面,就上不了排面了。

要说最大的豪门,自然是皇族,可是你看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衰亡,大多数是因为傻皇帝上位,权臣、宦官、外戚,总有一个你逃不掉躲不过的,你看,即使是皇族都有兴衰,何况其他家族呢,所以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少不了努力,否则祖宗打下的基业再牢固,也有败落之日。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富不过六

现在我们都说富豪,在古代其实富和豪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豪是指门第,富是指财富,豪门不一定都富有,祖上阔过,但是“豪不过三”,不努力的子孙后代败落了家族,只留下了一个贵族的姓氏,这是没有用的。

“富不过六”更悲惨一些了,古代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如果某个家族是靠着经商暴富的,你再有钱,在社会地位上也天生低人一等,所以许多古代商人挤破了脑袋也要跻身上层,至少要找个足够稳固的靠山,否则你的财富与地位不匹配,后果就非常可怕了。

对于富人家的子孙后代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如果只会坐享其成,却没有继承父辈的经商头脑,不能体会创业者的艰辛,那祖辈积累的财富,能够挥霍多少年呢?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穷不过九

如果说“豪不过三,富不过六”是对富与豪的警钟,那“穷不过九”就是对穷人的鼓励,从秦国开始,能通过战功跨越阶级,隋唐发展科举制,在和平年代也可以通过读书实现光耀门楣的梦想。

多少学子十年寒窗,为的就是把“穷不过九”这句理想化为现实,祖上无论贫穷富有,那是前辈的努力,你生在富贵家庭,天生就该承担起家国责任,若生在贫困家庭,则应该修身齐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人生巅峰。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唐朝诗人孟郊,那是多穷的人啊,所谓“郊寒岛瘦”,如果没有体会到真正的贫寒,光靠想象力是不可能“郊寒”的,儿行千里,临行的前一晚母亲还在为他缝补衣物,这不仅是母爱的体现,也说明孟郊家的条件确实不咋样,若真是有钱人,怎么会缝补衣物呢?

可是孟郊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日看尽长安花,感受到了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才能说出昔日龌龊不足夸,孟郊虽然确实命运不济,最终的结局也不怎么好,但是相比起“昔日龌龊”,他好歹进士及第,也当了官,临终之时也带着一身功名。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小结

“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正如我前面所说,话糙理不糙,这是一句足以警醒所有人的俗语,告诉我们,每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再高的门楣,再富的家庭,如果后人不努力,也会衰败,反之,再穷的家庭,只要努力,虽然不一定能在你这一代就彻底实现跨越,但一定会比出生之时的境遇好许多,也能给后代树立榜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这样的大家族已经成为过去,寻常百姓也会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所以,努力吧,少年!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这句话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