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芹:百菜之祖的人文底蘊

《詩經》中:“思樂泮水,薄採其芹”。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食芹了。水芹生於江湖之間和陂澤之涯,鮮而嫩,南人食之;旱芹生於平地之上,老而苦,北人採之。滋味清苦的旱芹香味更甚,更容易尋找到,因此成為了古人餐桌上的佳蔬。香芹乃百菜之祖,而古人對香芹的推崇不止於舌尖上。

香芹為傘形科歐芹屬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高15~20cm,具有清爽的香味和鮮綠色。古羅馬時代起用於烹調,其食用部分為嫩葉和嫩莖,可生食或用肉類煮食,也可作為菜餚的幹香調料或做羹湯及其他蔬菜食品的調味品,深受人們歡迎。也是世界上用的最廣的一種草藥。香芹對地質和氣候的適應性高,栽培也很容易,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但對乾燥的適應性差。

香芹是一種營養成分很高的芳香蔬菜,其中以胡蘿素及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較一般蔬菜高。香芹的葉片大多用作香辛調味用,作沙拉配菜,水果和果菜沙拉的裝飾及調香。香芹葉可除口臭,如吃蔥蒜後,咀嚼一點香芹葉,可消除口齒中的異味。

香芹作為藥食兩用的一種植物,含有的營養成分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大量實驗證明,香芹具有降血壓、調血脂、抗菌、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藥理活性。

香芹的果實 (即種子)和根群中還含有利尿精油,英中含有類黃酮的成分,有利尿和防腐作用。果實中利尿精油的含量為2.6%,根中的含量為0.1%~0.3%,所以果實的藥效要比根的藥效高。

在西方國家,醫學界把香芹推薦用於治療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的蔬菜膳食譜中,或與利尿草藥混合使用。香芹不僅是食用價值極高,其人文歷史也具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蘊。

香芹:百菜之祖的人文底蘊

黃庭堅與香芹面的痴纏緣分


黃庭堅,字山谷,是和蘇東坡齊名的宋代著名詩人。他是江西修水人,這則故事就出自修水縣誌。黃庭堅自幼聰慧,詩詞文章,都在眾人之上,所以年紀很輕就中了進士,被朝廷任命為蕪湖地方主政官——知州。就任時他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當他正在午睡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來到一處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門外的供案前,口中喃喃呼喊著某人的姓名。黃庭堅趨前一看,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香芹面,香味飄溢。

黃庭堅平常就最愛吃香芹面,所以這時不自覺的端起來便吃,吃完後就又走回了衙府。等一覺醒來,夢境仍十分清晰,尤為奇怪的是,嘴裡還留有香芹的香味。他心中雖然納悶,但也並不以為意,只覺得這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

等到次日午睡時,夢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醒來後齒頰間依然還是留有芹香味。他不禁甚感訝異。於是他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行去,令他十分詫異的是,一路行來,道路和兩邊的景緻竟然和夢中的情景完全一樣,最後終於來到一處人家門前,但門扉緊閉,黃庭堅便前去叩門。

一位白髮的老婆婆出來應門,黃庭堅問她,這兩天是否曾有在門外喊人來吃香芹面的事情。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香芹面,所以每年在她的忌日,我都會做一碗香芹面,呼喊她回來食用。”

香芹:百菜之祖的人文底蘊

黃庭堅問:“你女兒去世多久了?”老婆婆答:“已經二十六年了!”黃庭堅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歲嗎?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更進一步問這婆婆,有關她女兒在世時的事情。老婆婆說,她只有這麼一個女兒,生前非常喜歡讀書,寫得很好的詩詞文章,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後來在二十六歲時,生了一場病便亡去了。

當死之時,告訴說一定會回來看她。老婆婆說著,又將黃庭堅引到一間書房,老婆婆指著一個大木櫃告訴他說,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和所寫的文章全鎖在裡頭,只是不知鎖匙放到哪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黃庭堅想了一下,驀然像是記起了什麼,就伸手到一處被枕下,取出了鑰匙。老婆婆見此,也一時驚呆在那裡。黃庭堅打開書櫃,看到許多書籍文稿。他翻看書籍,內心中出現依稀的記憶,知道這些書確實都是自己看過的。又看那些文稿,發現他每次應試時答的試卷,竟然這裡都有底稿,考試時只是默記了出來而已。

黃庭堅當此已經明白,他已回到了前世的家中。面前的老婆婆,便是他前世的母親,而今家中卻僅剩她孤獨一人了。於是黃庭堅跪拜在地,說明自己就是她前世的女兒轉世。老婆婆本來半信半疑,但親眼看到黃庭堅剛才取出秘藏鑰匙的情景,也就不能不信世間確有這樣的奇事。

於是,母女隔世重逢相認,抱首唏噓了半天。然後,黃庭堅將老婆婆迎到府中,奉養終身。這個故事一經流露,便在朝野傳為佳話。

後來黃庭堅在州衙後園建造一座亭園,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並且自題曰:“似僧有發,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明代時,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庭堅這樣的文學大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香芹:百菜之祖的人文底蘊

黃庭堅的確是“似僧有發,似俗脫塵”的。他也和其他很多詩人一樣,在接觸佛法禪理之後,就開始戒葷食素。他還寫有一首很有名的勸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這是他從人和動物可能在輪迴中互易身份的立場,來勸人不要殺生食肉。殺其他動物的生命,如同殺自己的父母親人。而他對於香芹面的喜好,更是從前世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自己此生的最愛。

康熙對香芹的讚譽


傳說清康熙年間,康熙帝在富麗堂皇的膳房內,享用香芹這道美味時,不慎將香芹掉在地板上,香芹頓時粉碎四濺,如綠寶石般在地上滾動。康熙帝龍顏大悅,讚不絕口,當即揮筆寫下了“生猛海鮮,不如名公的香芹鮮,山珍海味,不如名公的香芹符合朕口味”的詞句。自此,康熙對香芹情有獨鍾。

且說康熙帝娘娘宜妃到了晚年,患上了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為治其疾病,御櫥每天把香芹作為藥膳 ,讓宜妃娘娘享用。說來也巧,食用香芹這百姓當家蔬菜,不到半年,宜妃娘娘的高血壓疾病明顯好轉。 於是宜妃娘娘,便在文武大臣面前又大發陳詞:“煙臺的蘋果,萊蕪的姜,誰也比不上名公村的香芹香。”由此在民間廣泛流。

香芹:百菜之祖的人文底蘊

從此,香芹,這一百姓土生土長的當家產品,便被推舉為朝廷貢品。由此在當地民間,形成了一種不上香芹不成宴席的習俗,逢年過節供奉神靈,必須有肉炒香芹這道菜,以示對神靈和先人的虔誠。

無論婚喪嫁娶,宴席上也必須有這道菜,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尤其招待送新娘的孃家人,這樣的宴席更不能馬虎,不然就會產生誤會,由此而產生的笑話很多,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佐料,廣為流傳。

《詩經》中:“思樂泮水,薄採其芹”。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食芹了。水芹生於江湖之間和陂澤之涯,鮮而嫩,南人食之;旱芹生於平地之上,老而苦,北人採之。滋味清苦的旱芹香味更甚,更容易尋找到,因此成為了古人餐桌上的佳蔬。香芹乃百菜之祖,而古人對香芹的推崇不止於舌尖上。因此,可以說在香芹的人文歷史中能夠看到無數古人在它身上留下的記憶。

【參考資料】

《香芹的歷史記載》

《香芹的民間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