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談《水滸傳》之“紫髯伯”皇甫端與北宋馬政(下)

泛談《水滸傳》之北宋馬政

提要:介紹北宋馬政體系的概況和歷史沿革,包括先後主管過馬政事務的騏驥院、群牧司、太僕寺和兵部駕部司,最後分析"紫髯伯"皇甫端應該去哪上班。

大家好,我是蘭馨。在上一期節目中,咱們聊過了伯樂"紫髯伯"皇甫端和北宋的馬政主管機構——群牧司,這期節目咱們繼續聊聊北宋馬政的話題,包括北宋馬政體系的概況和歷史沿革,先後主管過馬政事務的朝廷部門。

北宋馬政概述

自古以來,由於戰馬在軍事戰略、國防安全中的重要地位,馬政一直都被歷代封建王朝所重視。早在周穆王時期,西周朝廷中就設置有"太僕"一職,在東周時期,強大的諸侯國已能擁有數以萬計的戰馬。漢代以及隋唐時期,更是中原王朝馬政的興盛時期,漢景帝時"太僕牧師諸苑三十六所,養馬三十萬匹。"

唐朝作為北宋之前的大一統王朝,是北宋政治上繼承、沿襲的模板,唐代的馬政體系也對宋代有著直接的影響。唐代的馬政主要由太僕寺掌管,在西北各地設置牧場養馬,稱為"牧監"。李世民到李治的巔峰時期,唐朝國馬數量達到了七十萬匹。唐玄宗李隆基開元時期,國馬數量也有四十餘萬匹之多。不過安史之亂以後,唐代馬政便一蹶不振。

泛談《水滸傳》之“紫髯伯”皇甫端與北宋馬政(下)

奔馬圖(徐悲鴻)

北宋初年繼承了唐時的牧監製度,馬政體系十分完備。宋真宗時期是北宋馬政的巔峰,當時各牧監共有國馬二十餘萬匹。澶淵之盟以後,隨著宋朝在外軍事壓力減小、在內財政入漸漸不敷出,不少朝臣都反對每年花的大把的銀子養馬。同時宋朝人口快速增長,牧監製逐漸弊端凸顯,加之管理不善,大批牧監用地被"百姓"用以墾田,畢竟牧場肯定都是水草豐美的地方。

從真宗後期開始,宋代的馬政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王安石變法時推行民間養馬,保馬法大體相當於承包責任制,朝廷把牧監的馬交給有意願的百姓來養,朝廷給予一定優惠和補助。但是這本經沒過多久就被宋神宗念歪了,從保馬法到了戶馬法,從自願養馬變成了強制養馬,按照各家各戶的資產總額,朝廷指定養馬數目,養不起馬的人家也要幾家合起來養或者繳納所謂的"助錢"。這已經是惡政了,以至於當時"人人以有馬為禍"。

泛談《水滸傳》之“紫髯伯”皇甫端與北宋馬政(下)

宋代官馬數量統計表

戶馬法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民間各戶地方小、馬匹少,戶馬可能成天和牛羊騾驢作伴,各個溫良恭順,這樣的馬壓根做不了戰馬,所以戶馬法就被廢除了,那可咋整呢?還是繼續老辦法,恢復牧監。北宋最後時期就是牧監和給地牧馬法來回變更,這時候馬政政策的反覆也和北宋末年新舊黨爭、一灘爛泥的政壇局勢有關係。

總體而言,北宋的馬政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江河日下。

左、右騏驥院

北宋前中期,馬政體系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左、右騏驥院。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時候,這倆地方叫左、右飛龍院,設有左飛龍使,右飛龍使兩官,這時候還沒有群牧司,左、右飛龍院主管全國的馬政事務。

到了宋太宗平滅北漢,發了一筆戰爭橫財,搶來了四萬多匹戰馬,這下發達了,趙光義一高興就把"左、右飛龍院"改名為"左、右天廄院",左、右飛龍使也就成了左、右天廄使。照說這名字還不如不改,"天廄"什麼的聽起來弱爆了,還是"天龍"好聽。等到雍熙北伐大敗而回,趙光義可能也覺得"天廄院"這個名字晦氣,就把它改成了"騏驥院",然後就一直延用下去了。

泛談《水滸傳》之“紫髯伯”皇甫端與北宋馬政(下)

宋太宗 趙光義

左、右騏驥院的大領導就是勾當左、右騏驥院,由武臣使臣或者內侍使臣擔任。左、右騏驥院下轄的部門有這些:

· 左、右天駟院:這是當年趙光義搶來四萬多匹戰馬以後,特地成立的部門,用來照看那些戰馬。左、右天駟院轄下各有兩監。

· 左、右天廄坊:"天駟"是馬匹的意思,"天廄"就是馬廄了,這兒是牧養國馬之地。左、右天駟院轄下的四個監和左、右天廄坊合稱為"六坊監"。

· 養馬務:這裡負責醫治病馬,一共有四個,在京城的就叫在京養馬務,估計裡面都是獸醫。

· 牧養上、下監:這裡是收養病馬的,病重的馬在下監,病輕的馬在上監。

· 左、右教駿營:這是牧養、看守國馬的禁軍,有四個指揮大約不到三千人。

· 騎御馬左、右直:這是騎著御馬參加各種引駕、常朝禮儀之類的禁軍,一共一百三十人左右。

可見宋朝馬政體系還是十分完備的,機構設置十分細緻。等到宋真宗成立群牧司,群牧司成為了馬政主管部門,左、右騏驥院連同轄下的這些部門,一股腦的都被群牧司接管了。群牧司在筆者上一篇文章中曾有過介紹,這裡就不贅述了。

泛談《水滸傳》之“紫髯伯”皇甫端與北宋馬政(下)

北宋馬政主管機構變更表

宋神宗"元豐改制"後撤銷了群牧司,仿照唐時舊制,把馬政事務交還給了太僕寺掌管。之後出於分權制衡的考慮,又將太僕寺的部分職權劃歸了兵部的駕部司。

太僕寺

"太僕"這個名字自古以來就與馬政相關,不過北宋前期馬政的主管機構是左、右騏驥院和群牧司,太僕寺只負責皇帝、王公、后妃的車輛管理和祭祀用的牛羊,可以說是皇帝私人的"司機班"。不過風水輪流轉,宋神宗元豐改制,太僕寺接管了群牧司的事務和轄下的各部門,一下就威風起來了。

此時太僕寺轄下機構達到了十幾個,除了騏驥院、天駟監、牧養監這些原本歸群牧司管轄的部門,太僕寺自身還有以下這些機構。

· 駝坊,養駱駝的;

· 養象所,養大象的;

· 致遠務,這個名字含蓄多了,其實就是養驢和騾子、同時負責驢騾軍事運輸的;

· 車務營,負責駕車運載官物、送長途快遞的苦役,裡面大都是所謂的"賊配軍",辛苦活;

· 鞍轡所,是"掌應奉御馬金玉鞍勒,及給賜王公、群臣、外國使者並國信使鞬鞍名物";

· 御輦院,這個是太僕寺的老本行,負責皇帝的步輦、後宮乘車袛應。御輦院轄下還有幾支禁軍,這些禁軍都是"老司機",負責給皇帝、王公駕車。

· 車輅院,負責皇帝行各種禮儀時所用的雜七雜八的東西,主要是皇室用車。

到這裡,基本就把北宋馬政的大致體系和主管部門梳理了一遍,那麼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水滸傳》裡梁山被招安以後,"紫髯伯"皇甫端應該去當什麼官?

皇甫端的官職

之前咱們就分析過了,《水滸傳》原文中的"御馬監大使"因為朝代不對,皇甫端肯定是去不了了。而上一期文章中提及的群牧司,皇甫端也是去不了的,因為朝代雖然對了,但是年代不對。群牧司在宋神宗的時候就被裁撤了,而宋江起義是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

此時朝廷馬政的主官部門為太僕寺和兵部駕部司,考慮到皇甫端人家是皇帝特地留他在東京開封府上班的,就不派他去地方上的各個牧監司了,所以兵部駕部司他也不用去了。目前來看,皇甫端最大的可能是去太僕寺任職。

前面已經提過,此時的太僕寺部門眾多,鞍轡所、駝坊、養象所、致遠務、車務營、車輅院這些雖然在太僕寺轄下,其實職權和養馬關係不大,皇甫端肯定是不會去的。御輦院、騎御馬左、右直是以駕馬、騎馬的兵士為主,《水滸傳》中並沒有提及皇甫端的騎術如何,所以就排除御輦院和騎御馬左、右直了。

左、右騏驥院轄下的六坊監、左、右教駿營,這些地方確實有獸醫一職,但卻是比較低級的小吏,皇甫端舉國知名、醫術高超,去了也不太合適,畢竟這些地方是以養馬、牧馬為主要職責的。

這麼一來,最適合皇甫端的就是牧養上、下監了,那裡是收養病馬的地方,正是皇甫端大展身手的地方。病重的馬在下監,人盡其才,皇甫端自然是要去牧養下監,至於官職就假想為"勾當牧養下監"吧。宋徽宗宣和年間,牧養上、下監已經調歸樞密院管轄,等於說皇甫端在太僕寺門口轉了一圈沒進去。

小編經過大量腦補和推測,"紫髯伯"皇甫端的官職就從"御馬監大使"變成了樞密院的" 勾當牧養下監 ",完美契合歷史知識,收工。在下一期節目中我會繼續聊聊《水滸傳》和宋朝的其他內容,咱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