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白落梅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之才。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
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三毛的万水千山》《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词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等。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白落梅


在陌生的国度,失意落魄的张爱玲寻得了文艺营的救助。一盆炉火,一壶咖啡,一个疲倦的灵魂,她给文字安了家。然而,纵是远避繁华,爱情亦没有将她遗忘。这一年,张爱玲三十六岁,风华正茂。她遇见了一个叫赖雅的德国移民后裔,文学天才,遗憾的是,他已近风烛残?年。
命运如此不解风情,让张爱玲遇见了这样一位穷困潦倒的外国老者。他摔断过腿,几度中风,高贵如她,善良如她,伴他度过多灾多难的余生。赖雅的离世,于张爱玲来说是解脱,她又可以重新寂寞行走,不困于物,不陷于情。
她说:“我有时觉得,我是一座孤岛。”自此之后,她将自己封闭于陌生的异国他乡,像孤岛一样,被遗忘地活着。一个人,不用顾忌烟火冷暖,无须在意生离死别,不必与这个慈悲又冷漠的人间妥协。没有谁可以左右她的人生,她只想与世疏离,纯粹静谧地活着。
命运不肯给她彻底的安稳,暮年的张爱玲,经受了无数次的迁徙流转。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的暮年不够清净,被跳蚤纠缠,之后便是无休止的搬家生涯。胡兰成曾说:“张爱玲是吉人,毁灭轮不到她,她终不会遭灾落难。”她的暮年,四处奔走,潦倒仓促,这到底算不算是灾难?


“时间加速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衰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在望。”是的,人世所有热烈的故事,百转千回之后,亦是镜花水月,一场幻梦。她的一生,从不与人相争,亦不扰人,写下许多美好的爱情,自己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白落梅


一切尚未开始,就已匆匆谢幕。五年,我与张爱玲相约不过五年,五年里我过尽尘风俗雨,她依旧端然于海上,做她的临水照花人。五年前,我应当是隐于某个江南的旧宅小院,如她那般,唯文字知心会意。现如今,我寄身梅庄,赏花吃茶,好过她一个人遗世独立,漂泊海?外。
记得那时,我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将她的一生匆匆写尽。半月光景,不过刹那,而我却陪她走过万水千山,深刻难忘。后来,我用足足半年的时光,才从那场惆怅的烟雨中走出来。这个女子会一种巫术,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某种情境,不得脱离,我亦没能幸免。
我曾告诉过许多人,这册书,是我传记里最为喜爱的一本。时光虽简短,情意却深沉,其间的悲伤、感动,唯有自己深知。我甚至想着离群索居、旁若无人地活。之后,萦绕于心的寥落情绪被流光冲散,心情慢慢舒展,我做回了自己。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白落梅


因为我知道,她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女子,不屑任何人与她红尘擦肩,更不屑谁与她有丝毫的瓜葛。我和她有过这一段浅薄的机缘,亦可以忽略不计。我试图伴她度过寂寞如雪的人生,她却只愿独自萎谢。她是花开衫里,影落池中,我亦不做那惊扰岁月的人。
她是民国的张爱玲,在人生的最后,她写过这么一首诗:
人老了大都
是时间的俘虏,
被圈禁禁足。
它待我还好——
当然随时可以撕票。
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