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晚清道光十六年,祖籍绩溪[i]、年幼丧父的胡雪岩孤身外闯,到杭州当小学徒。彼时,不管他经徽杭古道走陆路,还是顺钱塘江走水路,皆费时费力。

五一长假,杭州人去黄山赏景,乘坐杭黄高铁仅需一个半小时。开通一年有余的杭黄高铁加快了黄山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步伐。杭州都市圈已迈出从浙江向浙皖两省的关键一步。

在安徽,除了黄山出皖“东渡”、蚌埠曾脚踏合肥南京两只船外,皖北萧县近期也在谋划县政府驻地迁移,以跨省融入徐州都市圈。此外,皖南也不平静,作为杭州西进与南京南扩的遭遇之地,宣城意欲借力摆脱长久以来的发展困境。

凡此种种背后,是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的竞争合作,是中国中东部城市的新征程。

杭州“扩张力”

4月24日,《衢州融入杭州都市圈战略规划研究成果纲要》公示,衢州明确了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定位、路径和目标。回头来看,从杭州开圈到如今已经走过了13年。

2007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在杭召开了首次市长联席会,宣布启动建设杭州都市圈、打造长三角金南翼。

2016年,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一跃成为国家战略。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杭州面临的区域挤压

对于杭州都市圈来说,同列“一核五圈”的上海、苏锡常和宁波三大都市圈分别从东北、北部和东部挤压而来,瞄准“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开始南侵杭州势力范围,而南、西两个方向山高路远、生态压力巨大,如何拓展空间?

答案是大幅西进。2018年,在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衢州和黄山加入,都市圈由杭湖嘉绍一省四市扩容为杭湖嘉绍衢黄二省六市。

在会上,《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前期思路研究》披露,都市圈远期目标辐射至安徽省宣城市、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等三个城市,形成更为广阔、更具深度带动力的长三角金南翼。

去年年底,杭州都市圈第十次市长联席会召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杭州都市圈扩容后的首次相聚。会议通过《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大纲》,给出了杭州都市圈未来发展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圈”。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杭州都市圈图例

圈子融合带来经济齐头并进。2018年,杭州都市圈GDP为28666亿元,同比增长7.1%,人均GDP突破10万元,达到11.9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杭州都市圈GDP为22152亿元,增长6.8%。

据搜狐城市统计,2019年中国城市GDP五十强中有三个杭州都市圈成员,其中杭州以15373亿(同比增长6.8%)排名第9,绍兴5780.74亿(同比增长7.2%)排名37位,嘉兴5370亿(同比增长7%)排名41位。而黄山衢州湖州GDP同比增幅为7.7%、6.7%、7.9%,分别达到818.0亿、1573.51亿、3122.4亿,上述六城全部大幅度跑赢“大盘”。

2020年,杭州都市圈要共建“七个圈”:互联互通都市圈、创新活力都市圈、产业协同都市圈、魅力人文都市圈、绿色美丽都市圈、开放包容都市圈、品质生活都市圈。

巧的是,南京有专家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不同的是,南京都市圈比杭州都市圈规划“少一圈”。

宁杭“新角力”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伟建言,南京都市圈要发力打造创新都市圈、畅行都市圈、智慧都市圈、韧性都市圈、包容都市圈、幸福都市圈等“六个圈”。

针锋相对的不止有口号。作为“宿敌”,杭州南京一直在较劲。网友“葉神月”“王启超”的史诗级隔空对骂言犹在耳。如今,“战火”已经蔓延到线下。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南京都市圈图例

杭州都市圈跨省进入安徽,同样跨越省界的还有南京都市圈,除了江苏省内的“宁镇扬淮”,还包含了安徽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地。

南京都市圈之八城,苏皖各半,网友戏称的 “徽京”日益变成现实。宁杭在各自省内扩容的同时,宣城和黄山所在的皖南,也成了两大都市圈角力的新战场。

上文提及的《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前期思路研究》中写到,“安徽省宣城市,江西省上饶市、景德镇市是新一轮规划的‘西进’区域,注重辐射带动。”

根据城市腹地基于空间联系和交通可达性的经验划分,距离城市边界200公里(或2小时交通圈)的区域均可作为经济腹地。宣城接壤湖州,是杭州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南翼的天然生态屏障,与杭州都市圈各城市有较多交流合作。

宣绕景三城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是杭州都市圈现规划范围1.16倍,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交通便利、腹地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基于补齐杭州都市圈经济腹地短板考虑,“规划前期思路”建议推动杭州都市圈西进,将上述3个地级市作为杭州都市圈的辐射圈,打通长三角金南翼西进通道。

对于南京和杭州,宣城官方是“左右逢源”。2020年宣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共建南京都市圈,加快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和宁宣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域加入杭州都市圈,打造“一体化发展、多圈联动、多平台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宣城发改委答网友网页截图

在宣城市政府官网互动交流板块上,搜狐城市注意到,去年6月,有网友留言建议“(宣城)联接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构筑宁杭二通道”。宣城市发改委对此回复称,“在深入推动与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我市不断加强同杭州都市圈的友好合作。加强党政交往,深化产业合作,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我们将积极主动加强对接,争取早日加入杭州都市圈。“当月早些时候,宣城绩溪县与杭州临安区签署了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杭州有情,宣城有意。想必2013年就将宣城揽入圈内的南京心情复杂。

除了利用“产政经“外溢优势各自圈城外,南京和杭州在与皖南的交通建设上,也是暗自发力。

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宁杭高铁二通道项目确定列入。具体走向现在还在谋划阶段,一种说法是从南京站出发,经禄口国际机场、高淳和安徽宣城、宁国,杭州临安区,进入杭州西站。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27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图例显示宁杭第二通道是经过广德,而非宣城。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虚线部分为宁杭第二通道“未定线路”

宁杭第二通道加深了宁杭联动,但其走向却会影响宣城的运势。如果通道经过宣城,那么宣城将与杭州有了高铁直通,如果通道东移经广德而行,那么宣城融杭会丧失更多便利。

不过,南京至宣城、南京至马鞍山的城际铁路,南京至滁州的高速公路亦在发展规划之中,南京都市圈“基本盘“持续稳固。

再看黄山,杭黄高铁开通后,南京人坐火车到黄山,由近6小时压缩至不到3个小时。南京虽然能直达黄山了,但却要绕道杭州,耗时与乘坐大巴有得一拼。

去年年初,池州至黄山、宣城至绩溪两条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待这两条高铁建成后,南京到黄山的高铁“取直“不用走杭州了,行程时间更短(1小时左右)。此外,南京至黄山的高速公路也在规划中。虽然黄山已经入圈杭州,但是南京并没有“放手”,而是全方位拉近时空距离。

宁杭相对中部城市而言略偏东南,尤其是杭州,东向空间有限,而南京虽然较杭州偏西,但是其东部城市纷纷一片丹心向沪,机会不多。宁杭必须重视西向腹地皖南。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一季度GDP前十城市及排名变化

搜狐城市统计发现,今年第一季度南京GDP逆势上涨1.6%达到3247.41亿元,成为前十里唯一增长的城市。杭州同比下降4.8%来到3379.00亿元,虽然杭州仍然领先南京,但差距在缩小。GDP排名南京上升两位,杭州上升一位。

目前第10座国家中心城市仍没有揭晓,南京和杭州机会尚存。哪座城市掌控影响的空间越大,入选的可能就越高。而宁杭及其都市圈竞争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与皖南的互动。

宁杭谋定后动,逐鹿皖南格局已然浮现。皖南就此迎来了发展良机,那么合肥都市圈怎么办?

合肥“离心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曾说,GDP超过万亿意味着城市区域带动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2019年合肥GDP来到9409.4亿元,作为准万亿城市,合肥能否带得动周边城市呢?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合肥都市圈图例

去年5月10日,蚌埠市政府印发了《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蚌埠同时向合肥、安徽两个都市圈发出“入群”意愿。蚌埠新闻网的消息披露,蚌埠先是在5月15日向安徽省政府提出了将蚌埠市整体纳入合肥都市圈。次月19日,蚌埠市发改委主任等一行赴南京发改委对接蚌埠整体加入南京都市圈有关事项。

蚌埠入苏无疑触动了合肥的神经——此前,安徽四市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均已被划入南京都市圈。这一次,南京未能如愿。3个月后,蚌埠整体加入合肥都市圈的决定迅速通过。

蚌埠新闻网消息称,建设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组团式发展的重要路径,旨在共同打造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蚌埠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用8个字概括了蚌埠与合肥都市圈的关系:相守、相依、相融、共通。

至此,合肥都市圈具体涵盖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国土面积占安徽省的40.6%,人口占安徽省的43.2%,区域经济总量占安徽省的比重接近59%。

从GDP走势来看,合肥与南京GDP之比从十年前的50%迅速缩减到去年的67%,合肥在区域内的相对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在辐射能力上,合肥远不如南京——2017年,长三角地区流入南京人口占比前两位来自马鞍山与亳州,分别占比15.87%与10.23%,来自安庆的人口以7.30%排名第五;而合肥流入人口第一大来源地是合肥郊县,第二大来源地安庆,占比仅7.82%。可以说,南京对安徽的辐射力比合肥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由此可见,合肥的凝聚力局限在周边县市,其对于皖北皖南城市的辐射力急剧下降。

搜狐城市“中国首个地跨四省的经合组织——徐州都市圈为何备受冷落?“一稿中曾提及,今年3月16日,萧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萧县政府驻地迁移工作实施方案》(审议稿)。根据方案,萧县政府驻地由目前的龙城镇迁移到当地“网红”地区凤城新区。

媒体评论称,萧县政府谋划的县政府驻地迁移、圣泉乡撤乡设镇等行政区划调整事项的背后,是安徽萧县跨省与江苏徐州市的深层次对接,是萧县主动向东融入徐州都市圈的战略决心。

黄山投杭,萧县奔徐,除了合肥本身实力所限辐射力不足外,萧县和黄山的“外逃“还有历史地理上的原因。

萧县自西汉时期一直属徐州管辖,两地民间交流密切。由于萧县比徐州任何一个行政管辖县都要近,萧县人来徐工作、置业的不少。特别是近年来徐萧两地交通条件改善,萧县作为徐州“后花园”的说法屡被提及。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杭黄铁路示意图

“浙江水出三天子都。”此处“浙江”系钱塘江古称,发源于安徽黄山市境内。事实上,“向东融合、接轨上海”是安徽不少城市的选择,1990年安徽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2005年实施“东向发展”战略,2008年加入长三角三省一市合作机制。对于黄山来说,加入杭州都市圈有利于进一步接受产业辐射带动,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所谓用脚投票,说的就是黄山和萧县了。

长三角“向心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所谓“都市圈”,具体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围绕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骨干,打造1小时通勤圈。

有观点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率先增强优势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增强中国大都市圈的竞争能力。

去年年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发布。规划范围包括沪苏浙皖全域(面积 35.8 万平方公里)。区域经济总量约占全国25%,“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约占全国1/4,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三成左右,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均占全国三分之一。

按照规划纲要,到 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 2035 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徐鸣撰文称,从城市群与都市圈的角度审视,规划纲要描绘了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城市群与特大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宏大愿景。

杭州南京合肥都市圈“三国杀”

长三角都市群示意图

从分层赋能来讲,徐鸣认为,上海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主要是发挥带动作用,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都市圈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骨干城市主要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经济竞争能力,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错位竞争来讲,“就是要打破都市圈内各城市行政的羁绊。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

南京杭州合肥作为三个极点,既有历史包袱,又有现实困境,但更多的是机会机遇,三者如何在竞争中协同,在融合中发展,值得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不管是南京、杭州还是合肥都应该放弃成见,放下历史。去年12月,杭州余杭区与南京溧水区在杭州举行对接会,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市场拓展等9方面展开合作。

媒体评论称,一个是南京市内势头强劲的“黑马”,一个是杭州乃至浙江经济“最强区”,溧水余杭牵手合作,既成果丰硕,更具象征意义:这不仅打破了之前外界对宁杭“PK”竞争的惯性思维,探索了宁杭联手寻求合作和协同发展的新动向,也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跨省域合作的具体探索。

但愿这样的跨省合作,越来越多。

文/搜狐城市肖义强

[i] 注:也有观点认为胡雪岩祖籍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