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文化名片站上“首頁”!他功不可沒!

淮南文化名片站上“首頁”!他功不可沒!

圖:朱兆龍作品被收錄在《中華茶器具通鑑》


——工藝美術大師朱兆龍及其作品收錄“古今名家名器精鑑”


近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子項目《中華茶器具通鑑》出版發行,該書共3卷7冊,150多萬字,收錄了中華古今茶器茶具圖片1500餘幅。業內人士將其視為我國第一部大型茶器具工具書,它填補了工藝美術界、茶文化界和出版界的這一空白。該書第三卷“茶器具古今名家名器精鑑Ⅱ”第四章第一節“陶瓷類”單冊本“首頁”位置選錄了壽州窯陶瓷作品兩件,並對它們及其創作者朱兆龍進行了圖文並茂的介紹,凸顯了淮南陶瓷藝術在當代中國茶器具文化的重要地位。


“十三五”重點圖書茶器文化界的“新華字典”

茶,是中國人向這個世界奉獻出的最重要、最珍貴的禮物之一,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曾讓全世界為之癲狂,中國人精於茶道的同時,也對飲茶、品茶的器皿窮以求索。茶具被賦予了多重意義,並迅速與中國的陶瓷、紫砂、青銅、竹木等原料和技藝相結合,上升到了超越實用的藝術高度,成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的寵兒。《中華茶器具通鑑》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華茶通典》子項目圖書,填補了工藝美術界、茶文化界和出版界的這一空白,業內人士將其視為我國第一部大型茶器具工具書,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均對該書進行了深入報道。


該書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組織編纂,著名茶文化學者王旭烽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楊永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聯合擔任總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3卷7冊,150多萬字,收錄了中華古今茶器茶具圖片1500餘幅,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關於茶器具起源、發展及古今名家、名器介紹的大型工具書。專家認為:“該書具有權威性、開創性、完整性、史料性、工具性、可讀性、參考性、藝術性、鑑賞性、廣泛性、收藏性,是廣大茶文化愛好者、工藝美術從業者特別是當代茶器具設計創作者、收藏家難得一覓、不可替代的圖鑑性工具書。”


其中,全書第三卷“茶器具古今名家名器精鑑”第2、3冊,共篩選收錄了全國不同材質的著名茶器具設計、製作大師319位,機構56家。朱兆龍及其兩件壽州窯陶瓷作品“豆腐·石磨”“鬱金香”茶具被收錄其中,並排版在這一章節單冊圖書的首頁。


壽州窯陶瓷站上“首頁”朱兆龍功不可沒

朱兆龍,號瀟涵,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陶瓷工業協會會員、安徽省工藝美術和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他師承韓美林和天津“泥人張”張鉞,經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潛心挖掘,他全面掌握了陶瓷藝術家所必備的從創意設計到坯釉料、模型、成型再到燒製成品等所有的陶瓷技藝,是我市壽州窯挖掘、傳承和創新、推廣的代表性領軍人物。


2011年他註冊成立了淮南市兆龍陶瓷文化有限公司,並連續四屆摘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藝博會”雙金,其擁有“壽州窯”“兆龍”“淮南王”版權與商標三個,分別對應傳承、 創新、發展三個類別的壽州窯系列陶瓷產品。潛心創作的同時,朱兆龍還帶領工藝美術從業人員協助“淮南文促會”成功舉辦了四屆“淮南文化產業博覽會”,他的陶藝作品“燃、楚大鼎、豆腐·石磨茶具”等6件套陶瓷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農業博物館、淮南市博物館收藏。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壽州窯陶瓷藝術,朱兆龍在龍湖中心創辦了“壽州窯陶瓷傳承基地”,該基地長期面向公眾舉辦講座與體驗活動,年均達到上百場次,據不完全統計,6000餘名陶藝愛好者及大中小學生從中受益,7人經過長期培訓已經成為壽州窯陶瓷製作專業工作者。2017年10月該工作室被授予“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示範工作室”,11月被團省委、旅發委等部門單位聯合授予“大國徽匠”榮譽稱號。2019年10月朱兆龍在宜興被授予“中國陶瓷文化傳承推廣貢獻獎”,11月在北京被授予“中國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勳章。


目前,朱兆龍還擔任安徽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淮南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促進會會長、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淮南市工藝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務。1月20日,朱兆龍在接受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作品被收錄到《中華茶器具通鑑》,是該書學術委員會、編委會對淮南壽州窯陶瓷藝術的極大肯定,今後,他將在壽州窯文化繼承、發展和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攜手廣大壽州窯創作者、愛好者共同努力,爭取讓壽州窯文化走得更遠、傳播得更廣。


來源:淮河早報 / 記者 蘇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