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耕地充分發揮最大效益,你有什麼好辦法?

江南柳月


歷來農民把土地當命根子看待,有的比喻為刮金板。的確的很,在這塊烏黑的金土地上曾經養育了無數代人。而現在的這塊熱土卻被許多人拋棄了,不種地照樣能活人,原因之一就是高效農業模式已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有一部分農民生產糧食就可供應全國人民生活了,所以,

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別的行業。如何把拋棄的土地充分發揮出更大效益呢?我的理解是新形勢下什麼最賺錢就選什麼,比方說搞綠化苗木就不錯。我們這地方有一半以上的人們就把地全栽上樹苗,現在樹苗價格很高,有的一株能賣一百多元。在這誘惑力縱慾下,硬可不種玉米也要種成苗木。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您好!我是“山寨農夫2020”,三農領域創作者,從事三農工作三十多年,就您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土地碎片化,哪有現代化?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勢在必行

家庭聯產承包制大大激發了農村活力,改變了農村的落後面貌,實現了我國農業、農村偉大變革和快速發展。現階段,聯產承包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所帶來的土地碎片化的弊端日益凸顯,已經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絆腳石”、農民致富的“攔路虎”。土地碎片化的弊端主要如下:

一是無法實現集約化。主要表現在無法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導致機械作業成本難以降低;無法實施集中病蟲害統一防治導致病蟲害難以控制;無法實現現代農業技術大面積推廣和集約限制穩產增產;難以實現綠色有機導致效益難以提升。二是無法實現規模化。土地碎片化就不能實現規模種植,無法實現規模效益,難以形成成本優勢;無法實現單一品種種植,無法形成價格優勢。例如:單一品種玉米價格比普通玉米每斤高出0.02——0.50元不等,由於分散經營,這種收益無法實現。三是無法實現標準化。土地碎片化使作物品種、品質千差萬別,無法實施統一標準,無法構建溯源體系,無法打造品牌。四是嚴重製約產業化。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富裕最終還是要落到產業興旺。土地碎片化無法保證農產品數量、質量、價格的穩定性,制約下游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產業項目難度增大,制約和限制了產業發展。

土地碎片化無法現代化,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勢在必行。實現土地集中連片要做到“五動”。一是政府推動。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深入調研、總結經驗、結合實際制定相關政策,大力宣傳組織,積極推動農民實現實現土地集中連片。二是產業帶動。要發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龍頭作用,通過訂單農業與合作經營帶動農民實現規模經營、標準化經營。政府在這方面應該給予政策支持。三是市場驅動。充分發揮市場的價格槓桿作用,讓農民嚐到土地集中連片帶來的好處驅動農民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四是基層發動。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織、發動農民實現土地集中連片。五是農民行動。實現土地集中連片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搞“大幫哄、一刀切、拉郎配”,要堅持農民自願,最終要靠農民的自覺,要提高農民認識,教育引導農民自覺實現土地集中連片。

實踐中,合作社作為新型農民合作經營主體是實現土地集中連片有效形式。

二、土地連成片,效益能翻番

家庭聯產承包制大大激發了農村活力,改變了農村的落後面貌,實現了我國農業、農村偉大變革和快速發展。現階段,聯產承包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所帶來的土地碎片化的弊端日益凸顯,已經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絆腳石”、農民增收的“攔路虎”。土地碎片化的弊端主要表現在:

一是無法實現集約化。二是無法實現規模化。三是無法實現標準化。四是嚴重製約產業化。土地碎片化,收入難增加。土地連成片,效益能翻番。

實現土地集中連片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搞“大幫哄、一刀切、拉郎配”,要堅持農民自願,最終要靠農民的自覺,靠農民認識的提高。應該說,許多農民比較認可通過“帶地入社”組建合作社的形式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和適度規模經營,關鍵在於是否能有效增加“社員”收入。實踐中,在東北農村通過集中連片的合作經營實現“社員”較大幅度增收的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集約化降低生產成本。主要包括:統一採購種子化肥,可以享受優惠價格,降低了生產資料投入;統一機械作業降低了機械作業成本;統一開展病蟲害防治增加了產量。

二是單一品種、標準化種植提高品質和價格。如單一品種的臘質玉米可使每公頃純收入增加4000元。

三是採用新技術增加收入。主要包括:“玉米雙大壟雙行”、“間混套複種”、“保護性免耕”等技術措施,大幅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

四是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提高效益。由於實現了土地集中連片和規模種植,形成了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的優勢,通過一、二產的緊密結合、無縫對接,企業與農民分享利益、互利共贏。

五是政策收益。實現土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後,合作社可以享受國家許多政策支持。如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機械作業補貼等。

六是產業延伸收益。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和適度規模經營後,拓展了產業延伸的空間和可能。如:秸稈收儲運體系,農產品初級加工等。

此外,發展比較好的地方,“社員”還有額外的勞務收入、股份收益等。

總之,實踐證明,土地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可以大幅增加農民收入,深受農民歡迎,完全可行。

三、發展種養結合,打造循環農業

種植業仍然是目前我國多數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單靠種植增加收入很難實現富裕,種養結合是實現富裕的重要途徑。

首先,種養結合可以實現糧食的價值增值,簡單說就是變賣米為賣肉。其次,種養結合可以使作物充分利用而升值,如:飼養牛、羊、驢、鵝等可以將秸稈得到利用而使廢棄物也得以利用。第三,種養結合可以使物質和能量在土壤中形成有效循環,有利於土壤肥力提高進而提高作物品質。牲畜糞便可以作為有機肥“過腹還田”,為綠色、有機種植創造條件。第四,種養結合還為下游加工、銷售產業提供了空間和機會,有利於產業鏈條的延伸。如:牲畜糞便與生活垃圾通過沼氣處理生產能源和生物有機肥,秸稈青、黃貯飼料加工等可以創造就業。

發展種養結合要結合實際,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科學設計作物及畜禽組合及載畜量。豬、雞等以糧食為主,可以增加高蛋白飼用作物種植;牛、羊、驢、鵝等草食動物可適當增加飼草級秸稈青、黃貯作物種植。

介紹一個在東北農區比較成功的典型模式。

種植結構:常規玉米、鮮食玉米+大豆、胡羅卜。

養殖:牛、羊

飼料:常規玉米做營養飼料,大豆、胡羅卜做精飼料,鮮玉米秸稈做青貯飼料。

牲畜糞便做沼氣,沼液沼渣做生物有機肥料還田。

如上,形成循環農業。

如果能配套鮮食玉米加工就構成了“種、養、加結合,一、二、三產聯動”。

實踐中還要特別注意防疫和市場銷售


山寨農夫2020


如果要讓農民種水稻,能否由政府出資統一安排人耕田,提供種苗,統一農機收割。然後由農民自個兒管理和收倉。把政府對農民的補助款直接補到生產過程中去。不生產的就沒的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