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一根線,兩隻手,三十六根傘骨……在武漢劇院旁的蘇峰工作室裡,身著棉麻襯衣的蘇峰坐在即將成型的油紙傘前,人雖清瘦,手卻格外粗大。一隻手轉動著傘,另一隻手把線一緊一放,線像被賦予了生命……

不負天賦,砥礪前行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蘇恆泰曾是漢口最有名的油紙傘品牌,距今已有百年曆史,而在幾經風雨之後,當年的老字號已經在人們的記憶裡消逝。數十年的斷代,也使傳統的製作工藝幾近失傳。為了留住老品牌的手藝,蘇家人決定自己嘗試,重新復興家傳油紙傘。

蘇峰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前面還有兩個哥哥。蘇家三兄弟作為蘇恆泰的第五代傳人,子承父業,在父親去世後毅然扛下了復興蘇恆泰的大業。由於大哥的身體不好,二哥的工作又是復興蘇恆泰的主要資金來源,所以技術攻關等主要工作的重任就壓在了蘇峰的肩上。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蘇恆泰”傳承人蘇峰

蘇恆泰的復興要從學習如何製作一把傘開始。好在蘇峰本就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據蘇峰母親回憶,蘇峰從小就擅長手工,他能把粉筆刻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小物件。有一次蘇峰用橡皮泥捏出來了一條蛇放在家裡,還把家裡人嚇了一跳。在決定復興蘇恆泰之後,他憑著自己模糊的記憶和幼時學習美術的基礎,很快就掌握瞭如何製作傘骨和傘架的技術。大哥蘇純說:“除了他(蘇峰)以外,我們家也沒人能接手這個事。”但若想在隔了五十多年後再做出一把蘇恆泰油紙傘,憑藉的絕不只是天賦,更多的還是努力。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為了能掌握完整的技術,蘇峰曾輾轉江西、湖南等地,最後終於在湘潭找到了八十多歲的原蘇恆泰傘場的工人周漢義學習家傳的做傘技藝;為了保證每一把傘的質量,蘇峰曾嘗試了武漢附近的各種竹子,但這些竹子的材質都達不到蘇恆泰油紙傘對竹子的要求,所以蘇峰至今依然堅持從湖南老家親自採購韌性更強、更適合用來做傘的竹子來做傘骨;為了找到合適的上油和晾傘的地方,蘇峰四處嘗試,更換了三四次地方,最終選擇了母親家平坦寬敞的房頂;為了讓油紙傘的技藝能傳承得更久、更遠,為了讓更多新一代的青少年能接觸到這些老手藝,蘇峰在工作室裡開設油紙傘製作和傘面繪畫基礎課程,還積極參與各種有可能將油紙傘向大眾介紹出來的活動……


蘇峰沒有辜負自己的天賦,時間也沒辜負蘇峰的努力。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嘗試,現在蘇峰對於傳統蘇恆泰油紙傘的製作的每一道工序已瞭然於心。蘇峰說:“自己也算是對得起良心,對得起祖宗了。”

冷落家庭,一心傳承

也許就像“自古忠孝兩難全”一樣,家庭和事業也往往面臨抉擇。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每每提起家庭,蘇峰都會覺得非常遺憾。從2010年與妻子結婚,到如今兒子已經上了小學一年級,這麼多年自己在家庭裡的付出是細小甚微的,幾乎是靠妻子一人照顧著家裡。前幾年還在鑽研桐油熬製的時候,每天在家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不僅自己身上髒兮兮的,還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蘇峰的愛人就曾對他母親抱怨說:“他每天在家熬油,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地板上全都是油,我就怕哪天他把家裡搞失火了。”


現在,油紙傘從過去的日用品變成了工藝品,再上市場有限,做油紙傘的投入遠高於回報。“我們決定做傳承油紙傘這件事前就想過最壞的情況,不過就是我們投了錢、花了時間和精力,但仍沒有產生任何效益……”正如蘇峰母親所說,在決定做老字號傳承時,蘇家的所有人就已經做好了不掙錢的準備,但無論如何,基本的生活還要繼續。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經濟壓力下,蘇峰只能一邊兼職工作,一邊忙活油紙傘工藝的研究。而蘇峰的妻子在照顧家庭、孩子之餘也在做兼職補貼家用。當年還在找尋老手藝的時候,蘇峰的妻子就曾因這項工作收益低又費時間而反對過,但是蘇峰的態度很堅定:“既然選擇做了這項工作,家庭必須要做出一部分犧牲。”現如今一家三口住在孩子學校附近的出租屋裡,過著並不富裕的生活。雖然妻子對他依舊多有抱怨,但好在已經不再反對。提起自己父親的角色,蘇峰遺憾的表示:“做的還不夠,差的太多了,但這也沒有辦法…..”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即使滿懷對妻兒的愧疚,蘇峰也從沒想過要放棄這項事業。他始終認為,傳承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就是他這一生的使命,也正應了蘇峰母親的那句話,“他天生就是個做手工的命”。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百年傳承,起起伏伏風風雨雨險消逝;

十年追尋,兜兜轉轉尋尋覓覓盼復興。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復興蘇恆泰的十年的歷程中,蘇峰遇到了無數的溝溝坎坎,但每次都憑藉祖祖輩輩的信念和兄弟們的支持撐了下來。


蘇峰為了拾起家傳的制傘手藝,堅持事必躬親。其中削傘骨、做傘架的技藝只要勤加練習就能完成,但在熬油這一關,蘇峰足足用了三年之久。桐油熬不好,會直接影響傘的質量。而熬製桐油,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關鍵,錯過一個時機就要全部重來。經過了幾年反反覆覆的嘗試之後,油終於熬成了。蘇峰母親說:“他也是運氣好,終於把油熬出來了,沒辜負這兩三年的付出。”當問及蘇家人是否擔心過熬油一直不成功時,蘇峰的母親回答說:“當然有過,但我們認為做什麼事情都要盡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自己還沒有盡力做就放棄了,怎麼對得起自己的一片苦心。”


用蘇峰自己的話來說,油紙傘對於他是在姓氏裡的,是在命裡的。154年前,當老祖宗蘇文受選擇將店鋪命名為“蘇恆泰”時,就是想通過把自己的姓氏放在上面,表現出對產品的一種責任。“蘇恆泰做出來的東西如果品質不過關,將不僅是損失了信譽,更是對不起我們的姓氏。”這不僅是蘇恆泰最初做油紙傘的理念,更是蘇家祖祖輩輩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在曾經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蘇恆泰幾經沉浮,在低谷時幾近破產。而在經歷了四十年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新的時代,新的技術,新的生活方式,對蘇恆泰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蘇峰說:“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在國家和媒體的支持下,很多年輕人開始關注老手藝,所以我們也要接著這個好的時代,堅持把油紙傘傳承下去。”


但一個人的生命畢竟有限,想讓一門手藝傳承下去,讓非遺文化發揚光大,僅靠蘇峰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這把油紙傘,不能我不做了就沒有了。”在蘇峰看來,手藝的傳承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子女。他認為這門手藝如果只在家族裡流傳的話,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只要有人願意學習,他都願意去教授。關於對未來的規劃與願望,蘇峰希望能夠儘可能地既保留蘇恆泰的傳統技藝,同時再加上例如手繪等的創新手法,通過保證每一把傘、每一個圖案的唯一性,賦予油紙傘更多的文化意義。

80後武漢大男孩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個家族!

“百年沐風雨,隻手擎乾坤。”這不僅是蘇恆泰的口號,更是蘇恆泰代代傳人的真實寫照。在穿越了歲月和時光之後,蘇峰和這些重新面世的傳統油紙傘一起,等待著未來的有緣人。而那些和蘇峰一樣的手藝人們,他們的歷程也值得我們去探索,他們的夢想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