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如果你的孩子偷了东西,你会怎么办?


近日,一条“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截至8月2日19:30,该话题阅读3亿,讨论1.3万。

广东佛山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超市偷了东西,在妈妈和店员的询问下,小女孩无论如何都不肯承认,最后,妈妈无奈找来了警察,想借此给小女孩一个教训。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面对警察的循循善诱,小女孩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是因为想要扭扭蛋,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不想跟妈妈开口要钱,所以就偷拿了。

小女孩妈妈说:“我有看过一个视频是爸爸教育女儿,做父母的也是报了警,然后把她带到警察局去了。所以我也想用这个方法,给自己女儿一个教训。有时候我们不能读懂她内心的世界,最好是能够给她做到一个警告。父母嘛,我们自己忙于工作,可能太疏忽她了。”

最后,经过协商,女孩的妈妈按照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都为妈妈的行为点赞,觉得妈妈三观很正,阻止了孩子的犯罪苗头。

也有网友觉得:小孩子是脆弱的,不代表一次偷没教育好就是一辈子小偷。孩子的自信很重要。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可是我却更心疼那个孩子!也看到来了亲子教育背后的缺失:

1、羞辱教育真的有用吗?

孩子偷东西固然有错,可是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自己是个小偷的现实,对孩子来说,也许从此心理上就多了一道阴影。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一个妈妈惩罚偷东西的孩子,是直接给孩子脖子上挂个大牌子,大写“我是小偷“,然后让孩子站在人行道上受人瞩目。

表面上,父母是在让孩子接受教训,可是在羞辱孩子自尊的基础上,孩子得到的不是教训,而是一种。。。。。

孩子会在大人的羞辱中暂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可是他们在大人的责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的教训,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自尊。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2、为什么孩子不敢承认错误?

很多孩子在犯错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向父母坦诚自己的错误,而是选择了隐瞒。因为孩子知道,在他们犯错后,等待的无非是一通责骂或者更严厉的惩罚,孩子内心残存的一点内疚都会被父母的惩罚所抵消。安全感的缺失会导致孩子不再信任父母。

比起父母的惩罚,他们更愿意自我消化。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承认自己是小偷的事实,谁会愿意呢?孩子怎么也不愿意承认,一方面是性格倔强的原因,可能是“你让我承认,我偏不承认”;此外,它其实也属于一种自我防御,她在保护自己,不想被扣上“小偷”的罪名而已。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孩子犯错后正确的做法:

  • 共情,表达出对孩子做法的理解,理解并不代表宽恕,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把女儿带到没人的地方好好沟通,告诉孩子,真的喜欢,妈妈买给你,但是我们不能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偷偷拿走,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孩子不听,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内心也许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

还可以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孩子就会觉得你能理解他,跟他是一伙的,他更愿意敞开心扉。

  •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有了前面跟孩子的共情,孩子会乐意听父母说出对这件事的看法。
  •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统一的意见。


当孩子把犯错看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非惩罚,那么孩子就不会再为自己推脱或者辩解。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欲望,可是为什么单单选择偷的方式?

从女孩的诉说中,可以看出女孩的家庭并不富裕,也知道偷东西不好,可是还是选择了偷。

最基本的原因,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很严苛,孩子的需求常常没有得到满足,以至于日思夜想,为了满足自己,而出现不该有的行为。

当然,这里不是说孩子的要求,父母就得无条件满足,但我们适量满足或延迟满足,孩子特别想要某样东西,家长为了省钱就坚决地告诉孩子“不行”,这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因为这意味着TA可能永远得不到这样东西,甚至是不配得到。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TA的自控力还有限,当他们的需求被过度压抑,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不择手段。


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选择报警:你以为的对孩子好只是谎言


教育这件事,没有捷径,它讲究细水流长,功夫在平时。平时家长就要多多关心孩子,尊重孩子,注意细节,及时引导,不要等到问题爆发出来就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写育儿也写情感,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