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文/豆丁儿妈妈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身边出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孩子的世界就不单单只有妈妈一个人的存在。在接触过各类人之后,孩子的日常行为发生改变,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比如孩子们在玩耍时,看到一些好玩的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想让家长买。孩子的要求家长自然不会百依百顺,家长不给买,孩子还喜欢,这个时间就会产生一种“偷”的行为。

甚至还有种情况,当孩子不打招呼把别人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家里时,不仅不愧疚,表情自然且理直气壮。这种现象是不能任由孩子继续下去的。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小浩今年三岁了,进入到幼儿园小班没多久就适应了校园生活。而最近小浩妈妈在给孩子整理书包的时候,总发现书包里有一些玩具不是自己的。妈妈便拿出玩具,好奇的问小浩,玩具是哪里来的。小浩说是幼儿园的,自己很喜欢这些玩具,便拿回家来玩儿。妈妈又追问有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小浩开始变得遮遮掩掩,这状态就已经告诉妈妈,这些玩具是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拿回家的。妈妈开始拉着小浩的手,耐心教导,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玩具,尤其是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是不可以的,这种行为属于偷。”这是犯法的,不可以这样做。妈妈还告诉小浩让他明天给老师送回去,并且道歉。小浩就答应了。

过了两天,妈妈又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一件看起来眼生的玩具,仔细询问下才知道,这是小浩觉得很好玩儿,从邻居家顺手拿回来的。妈妈之前以为小浩经过上次的教导已经改正了偷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没想到,小小年纪不仅不改掉这个毛病反而还变本加厉,妈妈看到小浩这幅模样,生气的不得了,不知道该如何教育!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呢?

1.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小孩子的大脑认知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当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会认为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现也是占为己有的行为。当然孩子自然也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像在玩儿自己的一样,自然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会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2.报有侥幸心理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积木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自然就会认为偷拿几块,别人也不会发现,索性就拿几块回家。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3.和同龄人比勇敢

小孩子们在一起玩避免不了互相攀比,互相比试谁更勇敢,一般情况下,比勇敢的话题无法就是你敢去做这个么?你敢去做那个么?肯定避免不了关于“偷”的行为,有些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胆子大,去做一些不当的行为。但在他们的认知里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反之,这是他们认为的勇敢。

4.模仿他人的行为

模式化的东西是最无生命力的。当孩子的身边有同伴进行这种偷窃这种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跟风,进行模仿。在他们的认知里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到来的后果,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进行模仿和尝试。

都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各位父母,如果您发现自家的孩子有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进行粗暴的打骂,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时,父母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呢?

1.不要严厉的审问孩子

若发现孩子有了新玩具时,家长不要直接上来就质问孩子,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严厉的语气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这样做相当于逼着孩子去说谎。父母可以心平气和的鼓励孩子说出玩具的由来,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根据具体原因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的这个玩具是之前想要,而父母没有满足他的,父母可以考虑下自己的真实情况看看是否有条件可以给孩子买。如果允许,家长可以利用奖励孩子的方式兑现给孩子。比如,孩子平时吃饭不好好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未来三天内好好吃饭,就奖励一个这样的玩具。这样一举两得的办法岂不是更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2.给孩子灌输物权思想

家长平时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当别人想要这样东西时,必须得经过本人同意才可以。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玩具,别人想玩但自己不想给的情况下,是可以拒绝的。同时,孩子若想玩儿别人的玩具时,可以主动去询问别人是否可以借给自己玩儿,或者可以拿自己的玩具作为交换,但“偷”是万万不可的。

若孩子偷拿了别人的玩具,父母可以找个机会让孩子感受下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见时,难过的情绪,来引导孩子对此产生内疚。同时也能有效的改正孩子“偷”的行为。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3.教育孩子要承担责任

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后,首先就要要求孩子将东西物归原主并向别人道歉。都说子债父还,如果是比较贵重的东西,父母也应当承担赔偿的责任,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当然父母也要承担起让孩子分清对错的是非观外,也要让孩子懂得做了错事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

在正确引导孩子正确观念这方面,家长应该做到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知足者常乐,让孩子有满足感,只有在物质以及情感上都获得了满足,才不会有去“偷”别人东西的行为出现。

孩子喜欢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可用这3个方式引导,改掉孩子坏习惯

今日话题讨论:您家的孩子有出现过这种“偷”的行为么?您是怎么来教育的呢?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