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1983年,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用6X6的雙反膠片相機,記錄下當時中國兒童的生活狀態;

2019年,這本名為《你好小朋友》的攝影集,火了。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影像的力量,隨時間的發酵而越發明顯。誰也沒想到,一本出版於80年代的攝影集,能夠在30年後重新刷爆朋友圈。

“非常珍貴罕見的中國攝影之旅,捕捉了那個初開的時代孩童無邪純真的永恆瞬間。很感動,很喜歡。”

“每個人的眼神都明亮。這本攝影集讓我不自覺微笑與含淚。”

無數網友從一張張膠片中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更看到了孩子們一種與現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01

回不去的快樂童年

夏天的橘子汽水、小賣部的白糖棒冰、教室牆上的紅花榜、操場上的乒乓球桌、女孩做眼保健操時偷偷睜開眼、中午圍坐在一起用鐵飯盒吃飯......80年代中國小朋友們的童年記憶,都記錄其中了。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秋山亮二的底片裡,那時候的中國孩子無憂無慮,1毛錢的冰棍就能開心一整天。

下課之後,街道上、公園裡、市場邊,這些公共空間都是孩子的遊樂場。但他們也很愛學習,會很認真做功課。用秋山自己的話說,他看到一種“發展中的能量”,一種“堅信明天會比今天好的能量”。

最幸福的事不是擁有一切,而是擁有希望。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當時的日本媒體是這樣說的:“在中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不知何時忘記了的樸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種融入風景的安詳而舒展的快樂。”

反觀他當時所在的東京,孩子們每天過著程式化的生活,早起去學校,傍晚回家,然後再去一個補習學校,臉上好像看不到喜悅,甚至看不到太多表情。為此,秋山在東京舉辦了一場攝影展,名為“不太高興的小朋友”,來展示他對身邊東京兒童的直觀感受。

歷史總是迭代反覆,不斷上演的。

這樣的童年,只存在於某個歷史階段,再也回不去了。

02

焦慮的中國父母

現在的中國,孩子沒變,變得是教育環境和家長的心態: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即使從孃胎裡就開始讓孩子受教育,依然無法緩解中國家長的焦慮。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大量的補習班、行李箱一樣的書包,恨不得24小時孩子都在打怪升級。據數據顯示,中國學生平均每週課外學習時間13.8小時,名列全球第一,加上課外輔導和私人家教,每週校外學習時間達17小時左右,遠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7.8小時。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讓孩子多掌握些技能有錯嗎?

放出去瘋玩就一定對嗎?

時代在變化,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傳統學習、工作、退休的三段論將不復存在。所以,讓孩子多掌握技能無可厚非,錯的是手段和方法。

如果,家長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於孩子身上,將其扔在補習班後不聞不問,整個過程會變得痛苦且無效;

如果,家長諄諄誘導,以調動孩子的探究興趣為入手點,那麼將收穫雙倍的成長。

03

兩全的成長方式

國內有沒有比較好的例子可以做到快樂+成長呢?或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的培養模式。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所學校的課程表。下午4點半,孩子們結束一天的必修課程,課餘活動時間開始了。這和我們小時候的放學時間很像,區別在於,他們可選擇的活動很多。

他們可以在院子裡做遊戲、跳繩、打球,也可以去藝術教室學習書法;

他們可以到高爾夫球場練習,也可以到馬場學習馬術;

他們可以到烹飪教室做一份甜點,也可以拿起相機去攝影、拿起畫筆去繪畫……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還有冰球、射箭、3D打印、陶藝、舞蹈、鋼琴、管樂隊……無數個俱樂部、社團、選修課可供孩子們選擇。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你好小朋友》:小朋友,你還好嗎?

這與補習班最大的區別在於,選什麼課是由孩子自己體驗後決定的,並且在老師的逐步引導下將之堅持為一生的愛好,而非淺嘗輒止。有的孩子還憑這一門特長考入了世界頂尖的院校。

我們不可能倒流歷史,也不會照搬過去的成長方式。隨環境的變化,對快樂童年的定義也在發生變化。

在當下,作為家長、作為教育者,既不該強權主義去決定孩子的時間,也不該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應去鼓勵和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喜好。

只要孩子的興趣調動了,無處不是玩,無處不是學習,無處不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