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順勢思維、空杯思維、成本思維、金融思維

什麼是順勢思維、空杯思維、成本思維、金融思維

判斷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就看他腦子裡是否能同時容納下兩種不同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思維方式。

面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問題,你我思考的角度不同,採取的反應不同,最終的結果,也大相徑庭。

凡是身處財富塔尖的人,如查理·芒格、巴菲特、索羅斯,他們的思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掃描半徑寬廣,掃視深度無垠。

他們的大腦猶如一個抽屜,遇到不同的問題,會提取不同的思維工具,比如數學、物理、心理、工程、經濟等等。世界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多元系統的有機組成。

回到話題本身:如何成為一個聰明人?

什麼是順勢思維、空杯思維、成本思維、金融思維

01 順勢思維

為什麼兩個起點和條件相同的人,最終的成就會有天壤之別?

以上問題,可以用雷軍的話來回答:

“一個人能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在於你多強,而是你要順勢而為,於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換句話說,有些人的成長呈“線型”,而有些人的成長呈“指數型”。

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打個比方:

假設你正走在一條馬路上,你每一步都能邁出1米的距離,你走了6步,也就前進了6米,然後你再走24步,那麼就離原點有30米的距離。你很容易知道這30步能把你帶到多遠,這就是簡單的線性成長。

但是現在,如果你可以將自己的每一步都擴大一倍距離(無論這在科學上是否成立),當你走了6步時,實際上你已經走了32米(1、2、4、8、16、32)。而當你走完全部的30步時,你猜自己走了多遠?

答案是10億米,這個距離相當於你繞地球走了26圈!

什麼是順勢思維、空杯思維、成本思維、金融思維

以上,便是“線性成長”與“指數型成長”的區別。

前者成長有相當的侷限性,因為單靠個人或一個組織的努力,遲早會遇到天花板;

而指數型成長是爆發性的,因為它藉助的是趨勢紅利,會拉著你把你拖到自己都無法想象的距離。

這個道理很簡單,可一個人若想獲得指數型成長,首先要轉變一種思維——即在確定的大方向裡找概率。

通俗點講,也就是“順勢而為”

02 戰略思維

孫子曰:“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

這句話是說,會下棋的人總是會通盤考慮全局,而不會下棋的人只會盯著一子得失。

什麼是戰略?如何有效地制定和實施戰略?

以上問題看似虛無,但卻實際影響著我們大大小小的人生選擇。

一個沒有思考過自己人生戰略的人,必然會時常感到迷茫、沒有方向;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洞見,那麼這個人多半隻是瞎幹、蠻幹。

好比高手下棋,策略往往有兩種:

一種是提高棋子的移動性,從而提高它們的選擇空間,與此同時牽制對手棋子的行動自由;

二是製造相對穩定的格局,從而在趁你不備時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所以你看,很多競爭都跟下棋一樣,表面上風平浪靜、平分秋色,但私底下卻波濤洶湧、勝負已分。

換言之,當你天生手裡拿的是一副爛牌時,最佳的辦法並非是先下手為強,而應該謀定而後動,找準最佳的契機後發制人。

這種站在全盤考慮個體、謀定而後動的思考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戰略思維”。

03 空杯思維

換位思考,簡簡單單四個字,為什麼做到的人那麼少?

這是因為我們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知識,讓我們本能地陷入了自己的內在視角。

換句話說,

相比他人,我們更關注自己的感受。

反之,無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真正的高手都有一種能力——瞬間變“傻瓜”。

比如,張小龍曾在一次分享中說道:

喬布斯之所以厲害,在於他能1秒鐘變傻瓜。馬化騰需要1分鐘,而我差不多需要5~10分鐘的醞釀。

又如真正的營銷高手,他們從不會憑空地創造需求,而是會利用消費者大腦中已經存在的事實,並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與之匹配。

因此,所謂的“傻瓜思維”,它即是一種空杯心態,又是一種能隨時隨地跳出自我視角的洞察能力。

04 成本思維

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邊際成本,這是微觀經濟學中最常提及的3個成本要素。

而這三者最大的共同點,都是都與時間有關。比如:

沉沒成本決定了人們如何看待過去,

邊際成本決定了人們如何對待現在,

機會成本則決定了人們如何面對未來。

我們常說,人生最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它我們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資源。

可不幸的是,自打我們從降臨人世的第一天開始,生命便進入了倒計時:這筆資源在一分一秒不斷損耗。

於是,很多人便開始關注投入產出比,爭取想在同樣的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人生的命運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知性。因此,高手才往往更加在乎成本,並越發重視每一次時間投入所帶來的效用。

換句話說,未來不可預測,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時間的數量,但卻能把握自己時間投入的質量。

倘若我們想更有效的利用好時間,獲得穩定而持續的成長,那就不得不具備一種“成本思維”。

05 金融思維

記得很多年前我有個疑問:為什麼金融行業的待遇明顯高於其它行業?

有人說,因為搞金融的准入門檻高,動不動就是研究生起步;

有人說,因為搞金融的加班多,比如投行那些人,雖然年薪百萬,但也是在拿命換錢;

還有人說,是因為現在泡沫大,搞金融的賺到了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錢。

以上說法或許都對,但其實都沒觸及問題本質。

事實上,金融是錢生錢的買賣,過去金融行業賺錢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它能可持續的進行高槓杆經營。

所以有人說,金融的本質就是增值、信用、槓桿、風險,這四個詞相互作用,從而形成龐大的運作系統。

然而,知道這些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掌握“金融思維”,能便於我們更多的瞭解價值背後的運作原理,從而促使你正確地提升自我價值。

比如,兩個能力條件相當的人,在不同的公司會享受不同的待遇,有的甚至能差出幾倍的工資。為什麼呢?

很顯然,這是因為他們所處環境對其的價值評估方式不同,而並非是由其努力的程度所決定的。

所以,從賺錢的角度而言,若想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售價,就需要運用“金融思維”,不斷積累自己的可出售資本,從而實現精準努力。

06 人性思維

謀局不過人心,處世無非人性。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思考、成事,都是在和怪異的人性打交道。

到底什麼是人性?從歷史悠久的佛教到基督教,再到近代各路心理學大咖們,都對人性有過深入的探索。比如:

佛教認為人有五毒心,即“貪、嗔、痴、慢、疑”;

基督教則認為人有“七宗罪”,即“貪婪、色慾、貪食、妒忌、懶惰、傲慢、暴怒”;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層,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

人性是我們彼此間最相似的地方,它不僅跨越國界、民族和語言,而且穿越歷史,亙古不變。

所以,認識人性,有助於我們排解困惑,放飛事業。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培養自己對人性的洞察呢?在我看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心理學能夠讓你的思考過程“可視化”,你的大腦會產生糾錯機制。

總之,心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它不僅能夠讓我們認識自己,還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他人。

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心理學是一門被嚴重低估了的學問。”

時代在變,但人性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