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染毛烏素沙漠,榆林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綠染毛烏素沙漠,榆林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近日,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那麼榆林究竟實施了怎樣的“魔法”,能綠染毛烏素?


榆論場(yu_lunchang)帶著您捋一捋榆林這些年治沙的那些事!

綠染毛烏素沙漠,榆林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位於陝西最北端的榆林市,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曾經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地區之一。


不少榆林人對過去風沙肆虐的場景,歷歷在目記憶尤深,尤其是春秋季節大風捲著沙塵“迷人眼”,不少人也打趣說“榆林一年才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

綠染毛烏素沙漠,榆林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2003年榆林未治理前沙地(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不再吃土”曾是多少榆林人淳樸的夢想。“植樹造林,再造一個秀美山川”這樣一句口號,激勵著人們開始改變惡劣環境。


治沙路漫漫,在幾十年的治沙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


治沙勞模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萬畝,使不毛之地變成了“人造綠洲”;


治沙英雄石光銀從承包3000畝荒沙地開始,聯合農民治沙,累計治理沙地25萬畝;


還有四代人治沙35年將4.5萬畝荒沙地變成綠洲的治沙愚公郭成旺;放棄“外企高管”高薪工作毅然回鄉治沙的治沙勞模張應龍;紮根大漠的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


綠染毛烏素沙漠,榆林究竟是怎樣做到的?

“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楷模之外,還有許多人也在為著榆林的綠色事業,奉獻著力量。民間的造綠之外,榆林官方也是持之以恆地推動著。


近日正是塞上植樹好時節,恰逢“場叔”赴鄉下,所見之處都是“熱火朝天在植樹”。


近年來,榆林市相繼開展了“三年植綠大行動”“全面治理荒沙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等治沙造林行動,而且市縣財政每年投資近10億元。


此等重視和投入,用最近的網絡流行語來說,那是相當“豪橫”,而且“豪橫得有理”。


“北治沙,南治土”,科學治理也是必不可少。榆林的地貌以長城為界,北部是風沙草灘區,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當地根據不同地貌分區進行了治理,風沙區以固沙為主,種植樟子松等,南部種植紅棗果樹等經濟林。


“治沙”更要“致富”。當地在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時,還有個“小目標”,那就是讓群眾通過“沙區產業”致富。

致富的手段其實也不是個秘密,其一種植紅棗等經濟林,其二發展羊子等養殖業,其三通過加工林果,產出杏仁蛋白粉、杏仁露、紅棗咖啡、長柄扁桃油等產品。

抓好生態建設的同時,還能發展沙區產業讓群眾致富。這不就是“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造林又造血”“治沙又致富”。不得不說,此舉實在是“高”。

讓中國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多公里,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這就是榆林市的全部“秘密和魔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