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固镇:玉米地里养草鸡 “啄”开脱贫致富门

“这边是刚引进棚里的2500只草鸡苗,那边是才播种好的玉米地,过几个月,俺就把草鸡赶到玉米地,既能改善种植条件,也能提高草鸡品质,一举两得。”说起玉米地里养草鸡的办法,养殖户刘兴义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刘兴义是固镇县新马桥镇梨园新村的普通村民,家里有六口人,原本靠着三亩薄田维持生计。2014年,他被村里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二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刘兴义通过发展草鸡养殖产业,不但带领全家迅速实现了脱贫摘帽,而且走上种养结合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刘兴义的养殖场实地采访,只见白色的养鸡大棚矗立在空旷田地里,四周还用围网圈占了一大块面积。大棚里,数不清的鸡苗正在阴凉地里觅食闲逛,“这批鸡苗才个把月,大概到7月即可出栏,一年基本能出两、三茬。”刘兴义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住在养鸡场,给鸡当起了“全职保姆”。

  

  “上有老下有小,俺们两口子根本走不开,全家六口就指着家里的三亩地过活,可是光种粮食哪够呢?过去,连两个孩子上学的开销都吃紧。”谈及自己从贫困户到养殖户的转变,刘兴义说,自己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本身有想法,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

  

  原来,早在成为贫困户之前,刘兴义就琢磨着干点什么,但苦于没有门路,始终没敢迈开步子。后来,他将自己的小心思告诉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结果,扶贫干部不仅非常支持,而且多次上门给建议。经过多次权衡后,他最终选择从事草鸡养殖产业。“养草鸡成本低,见效快,利润也不少,还有能享受相关扶贫政策,一听村干部这么说,俺就觉得这事可以试试。”

  

  刘兴义利用扶贫资金,先期购进了1500只草鸡苗,然后在自家地里开辟了一小块空地,正式开始了养殖事业。从买鸡苗到学技术,从添设备到搭鸡棚,再到日常的养护,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草鸡养殖事业当年即取得成功,实现了2万元营利。

  

  此后,刘兴义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事业也越走越顺,更在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草鸡养殖年出栏量常年保持在5000只左右,年纯收益能达到4-5万元。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前两年,他又通过流转的方式获得8亩土地,积极探索玉米地养草鸡的绿色种养新模式。

  

  “鸡在玉米地里吃得好,玉米靠鸡粪长得壮,既不用饲料,也不上化肥,两者能够实现品质、效益双提升。”对于养殖场的未来发展,刘兴义显得信心十足。采访中,他对记者说,依托新的种养模式,下一步,他将着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争取收益再上一个大台阶。(记者 贾铁成)

  

  (蚌埠日报)

蚌埠固镇:玉米地里养草鸡 “啄”开脱贫致富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