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具体要怎么做?不得不读的教育书籍!

因材施教,大家都不陌生。

从学生时代到踏入工作,自己有了孩子,多多少少,你都了解过,这个词语说的是什么意思。

最直白,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论起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孔子有许多的学生——弟子三千,不凡者七十二。

我国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渐渐对于因材施教这样的事情,不怎么重视了。

直到这些年来,因材施教,才渐渐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

这里,我想推荐一本教育书籍——《爱的教育》。


因材施教具体要怎么做?不得不读的教育书籍!


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小男孩安利柯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

书中记载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成长的过程。

成长过程中,有欢喜也有烦恼。有非常让小男孩羡慕的小伙伴,也有让他不喜欢的人和事。

我们可以看见,在舅父的耐心的教导之下,小男孩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小故事。

亚米契斯在书中,尝试着用儿童的视觉,给我们展示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就告诉我们,在面对儿童的时候,我们需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个性强的孩子们,要教育他们柔和地处事。

个性没那么强,好脾气的孩子,要教育他们,敢于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要像孔子一样,一样的事情,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的时候,要采取契合他们的性格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