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2020年5月1日,北京全市正式步入了垃圾分类时代,但对于辛庄村的村民来说,垃圾分类早已是相伴了四年的高频关键词。

李志水一直记得,2016年6月9日那个难以入睡的夜晚。那一天正是辛庄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的日子。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他和同事们都忐忑不安,不知道过去三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带来的究竟会是惊喜,还是仍旧垃圾遍地的狼藉。

“两箱两桶”

“6月9日那天晚上,我一晚上都没睡好,生怕第二天一早醒来,又是垃圾遍地的情况。我和村干部们还特地起了个大早,结果因为起太早了,村民们还没开始丢垃圾。”对于辛庄村正式启动垃圾分类的情况,李志水依然记忆犹新。

辛庄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中部,村域面积430亩,村民392户,常住人口约为1100人,流动人口500余人,算是兴寿镇中等大小的村子。

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垃圾分类这条跑道上,辛庄村已经跑在了前列。95%的垃圾分类有效率,75%的垃圾减量率,如今的数据证明了李志水以及整个辛庄村四年来的努力。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两桶两箱”加上小型环卫车,是辛庄村自创的独门秘笈。李志水介绍称,“两桶两箱”指的是,全村392户家庭在自己家中将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两箱。

之后,在垃圾收集环节,会有保洁人员骑着电动三轮车,分别对应“两桶两箱”进行收集。辛庄村被划分4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辆小型环卫车和1辆三轮车逐户收取垃圾,清扫街道遗撒,另有一辆三轮车用于机动和临时处理大堆建筑垃圾。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源头的分类、中间的转运之外,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后端的处理。在这一点上,辛庄村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所有实行垃圾分类的社区类似,辛庄村的环卫工人会在收集完垃圾之后进行细分类,可回收垃圾交由回收公司处理,有毒垃圾定期交给专业组织处理,最后不可回收的留给市政处理统一进行后续处理。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在辛庄村的垃圾分类站点里,可回收垃圾被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蓝色袋中,软塑料、硬塑料等十余个标签贴在对应编织袋的上方,纸壳箱则被单独堆放在另外的区域。对于这些可回收垃圾,李志水表示,村里已经和回收公司联系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拉走卖掉,收入则用于给环卫工人购置一些物资。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特色之处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辛庄村的方法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作为农业大镇兴寿镇的一份子,辛庄村业以草莓种植为主。因此,堆肥成了厨余垃圾的主要去处。

兴寿镇目前有一个堆肥点,占地5亩左右,兴寿镇环卫中心主任高帅杰介绍称,这里是借用了一个草莓园建成的,主要堆肥方法是垛条式堆肥,先是将农业废弃物(草莓秧、树枝、秸秆)粉碎,之后与厨余垃圾、中药渣、矿物质和自制菌种搅拌后,经露天有氧高温发酵,一个月左右形成肥料,成熟的肥料可用于土壤改良、果树种植,“每个垛条大概需要5-6吨的厨余垃圾”。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习惯成自然

主要街道没有明显垃圾,也没有堆积成山的露天垃圾点和垃圾桶,路边花坛里的野花倒是开得旺盛,这是辛庄村现在的外貌。

但在四年前,干净整洁并不是这个村的标签。“村里以前有17个露天垃圾点,有些人站在路这边丢垃圾到另一边,马路上到处都是,夏天的苍蝇蚊子更是让人不敢走近,”提起垃圾分类之前的情景,李志水仍面露难色,“在开始分类之前,我们光是清理主要街道的垃圾,就清了172车。”

从零开始的辛庄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题,172车的垃圾只是开始,没钱没意识才是开始分类的难点。2016年6月9日之前,辛庄村进行了长达两个月“铺天盖地”的宣传,从32场垃圾分类培训,到环保指导手册和各类宣传片,再到两委干部每天跟着小型环卫车沿路捡垃圾。

在辛庄村的墙上,随处可见醒目的标语,“垃圾投放,依规守时,违者罚款200-500元,或跟车分拣垃圾一周”;此外,村干部的责任分工也被明确印在了墙上,门牌号和联系电话清晰可见。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全方位沉浸式的宣传和督促指导之下,村民的意识才开始走上正轨。

“已经分了快四年了,早就形成习惯了,现在孙子也知道,喝完了的牛奶瓶应该放到哪个箱子里,”村民杨长荣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半环卫工人就来收垃圾了,每天至少一次,晚上5点还会有。

在李志水的印象里,有过许多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有人觉得,我们就是一时冲动,坚持不了很久,还有人很顽固,不肯分类。之前有一户,一直坚持不分类,环卫工人也投诉了很久,我们村干部就上门去了解情况,当着那个村民的面,把一桶垃圾倒出来,一点一点分好,没带手套。他大为感动,后来也就积极的参与垃圾分类了。”

从环保到产业,辛庄村的垃圾分类实验课

“当时村里的志愿者和村干部跟着环卫车,收了三个月垃圾。”至于启动资金,李志水坦言,都是各方凑的,当时要买四辆人力三轮,也没钱,他借了些,志愿者也出了几千甚至上万元。

唐莹莹就是辛庄村的志愿者之一。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读完法学硕士和博士后,她曾在大学工作了15年,如今专职从事城乡垃圾分类模式的探索和推广,并成立了相关志愿机构,已经在辛庄村住了四年的她亲历了垃圾分类的全过程。

据她介绍,辛庄村现在的模式已经在兴寿镇推广开来,去年10月底,全镇20个行政村都正式开始了垃圾分类工作。有些村有十多个志愿者帮助宣传引导,有些村则有二十多个,现在她们的工作基本都是侧重欧巩固和提升现有垃圾分类效果。

资金方面,每家每户的卫生费也是来源之一。唐莹莹称,各村的情况不一,因此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据李志水表示,辛庄村是500元/年,自垃圾分类之后开始收,之后也会用于补贴跟垃圾分类相关的开支。

产业链延伸

“分类容易,坚持下来不容易,”李志水坦言,最大的开心莫过于得到村民们的肯定,“现在村里干净了许多,来采摘草莓的游客也多了,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了,几乎村里所有的饭馆都是垃圾分类之后才开出来的。”

对于现状,李志水并不满足,在他看来,从源头减量才是更关键之处。他透露称,正在酝酿上线一个大的平台,对于丢垃圾的量进行统计,并按标准进行付费,做到“谁制造垃圾谁来买单”。

辛庄村只是兴寿镇的范本。近几年来,兴寿镇全镇共开展垃圾分类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培训30多场次,合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安装垃圾分类宣传牌、宣传展板100余块,发放告知信5000余封。

效果同样显著。高帅杰介绍称,在全镇开始垃圾分类之后,需要由市政处理的垃圾减量了不少。2018年全镇垃圾量达到最高点,去年4个季度,减量明显,全年同比减少了5000余吨垃圾,减量率达到60%。

高帅杰的想法不止于此,兴寿模式2.0版本正在规划之中,能否让厨余垃圾在各村就地处理,并生产出可以进行销售的产品,是下一阶段辛庄村乃至整个兴寿镇的目标。

“现在厨余垃圾处理后的主要用途,基本都是给民众免费用作土地肥料,但我们如果能够将堆肥产品变成被市场认可的商品,就能将垃圾分类做成一个产业链,也不需要将一些多余的厨余垃圾运到阿苏卫,换每吨300元的补贴了。”高帅杰表示,今年区里农业部门投资了200多万元,用于购置一些粉碎机,下一步,厨余垃圾就全都不拉走了,就地进行堆肥,形成自负盈亏的一个体系。

唐莹莹补充称,北京的(垃圾分类相关)条例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农村就地处理厨余垃圾、跟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协同化处置这样一个原则。“虽然现在拿到阿苏卫的厨余垃圾少了,300元的补贴也挣不到了,但是我们希望在兴寿镇探索这样一条路。毕竟,如果全市进行了垃圾分类之后,后端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是没有的。因此,如果我们内部完善了这个链条,就不用给后端增加处理压力。”

对于现在探索过程中的难点,高帅杰称,现在简单的技术已经具备,设备下半年也会就绪,问题可能在于如何让生产出来的商品得到认可。唐莹莹则表示,场地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推动区政府划拨特定用地。

1.0版本已经初见成效,辛庄村和兴寿镇的垃圾分类故事,未完待续。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