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小孩認鍾?


讓孩子學習鐘錶和日曆,不僅僅是學了一點知識。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有時間觀念,讓孩子變得懂事。

鐘錶和日曆都是生活中的東西,多接觸自然就會了。


問題是,怎麼讓孩子多接觸鐘錶和日曆呢?

舉例說明。

例如:還沒到飯點,孩子說肚子餓了。

家長就拿過時鐘告訴孩子,當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到某個位置,就是吃飯的時間了。

例如:定時遛孩子。

設定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帶孩子出去遛彎。時間一到,家長就說:現在七點鐘,遛彎時間到了,咱們出去玩吧。以後,孩子想出去玩,就讓孩子去看時鐘。


我們把一些事情和時鐘對應起來,孩子就會懂得,有些事情是被時間控制著的。這些事情不是媽媽說了算,而是由時間決定。當孩子發現時間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就會對時鐘產生很大的興趣,就會主動學,主動問。家長教他相關知識的時候,他才會專心聽,認真記。


隨著孩子對時鐘慢慢的熟悉,掌握了時鐘的規律,就可以教孩子計算時間了。還可以把手機上的數字時間與錶盤時鐘相結合來玩,孩子很快可以成為高手。


會看時間、計算時間的孩子就會更懂事。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總是覺得時間很短。例如,孩子看一小時動畫片,他會覺得只是“一小會兒”。而寫作業半小時,他會覺得已經寫了很久。

所以,看電視、玩遊戲、寫作業,都要給孩子記時。這樣,孩子才會發現。原來,自己玩的時間並不少,寫作業的時間,並不算多。所以說,會看時間、算時間的孩子,會更懂事。


讓孩子認識日曆,也是相同的道理。

例如,孩子想買玩具、買零食。家長就做好計劃,每個月的某一天可以買,在日曆上標出來。到了定好的日子就去買。

玩具、零食,都是孩子大事情。把日曆和孩子利益聯繫起來,孩子就會非常用心的研究日曆。


時間觀念,是靠培養出來的。家長答應孩子做什麼事情,不要用“過幾天”、“過一會兒“這種模糊的概念來表達。要做好計劃,儘量準確定位日期和時間。誠實守信的家長,才能養出懂事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耍無賴?要吃某種東西,要買某個玩具,一定要逼迫家長們馬上兌現。

這是因為,孩子心裡知道,現在不拿到手,以後就沒希望了。家長們總是說過一會兒,過幾天再買,然後又忘記了。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零食現在吃,與過幾個小時之後再吃,並沒有很大的區別,是可以接受的。玩具現在買,與過幾天買,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孩子同樣能夠接受。關於在於,到了那時間真的可以實現。


所以,當孩子有什麼願望的時候,我們用筆把孩子的願望寫下來,回家在日曆上標記好,到了那個時間,主動滿足孩子的願望。


凡是規律性的事情,都可以用時鐘和日曆來具象化,不管孩子是否還記得,家長一定要記住,主動兌現。

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大家學習相關的專題課程,這裡就不再贅述。

如果大家堅持使用這些方法,可以收穫到四個好外:

1.孩子就會非常關心日期和時間,很快就能學習看日曆和鐘錶。

2.能讓孩子懂得,很多事情都不是父母在限制我,而是受時間的限制。

3.時間是固定的。如果我學習的效率高,玩的時間就多。

4.把學習和玩時間都算出來。孩子會發現,玩的時間並不少,學習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