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社會發展的本質是沙丘運動
社會是名詞,本質是沙丘。
發展是動詞,本質是運動。
因此我說:社會發展的本質是沙丘運動。
運動是沙丘存在的唯一方式,只能滾滾向前
社會就如同一座巨大無比的沙丘,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像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沙礫。沙丘藉助單一方向的風力,才能持續向前滾動,這單一的方向就是社會發展的方向,需要保持一定的速率向上增長。如果風向不穩定,被不羈的風亂吹,假以時日,沙丘就會被夷為平地。因此,向前滾動是沙丘得以存在的唯一形態。
《省心錄》言:為善如負重登山,志雖明確,而力猶恐不及; 為惡如乘馬走坡,雖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因為人有劣根性,如果不加節制不奮力向上,只想坐享其成,就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根據劣幣會驅逐良幣的原理,不進步就會倒退直至淘汰,如同沙丘不運動就會潰滅,所以社會無法停止不前。沙丘只能向前滾動,才能保持它山丘的形態。而人與人之間則需要像砂礫一樣團結在一起,共同進步,共同取暖,以實現相互依存 。但由於人的參差不一性,沙丘運動必然導致沙丘分化,因為:
思想超前的人,沒人能和你取暖。
思想落後的人,沒人想和你取暖。
分化現象一:共同富裕,共成一峰。
如果大家能夠步調協同,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將會後浪推前浪,沙丘將以整體形態滾滾向前。願我們能夠互相關愛,跌得倒,扶得起,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感動和溫暖永駐人間,我們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沙丘,吞噬眼前的一切障礙,所向披靡無所阻擋,即所謂共同富裕,共成一峰。多數人跟隨少數人,少數人體恤扶持多數人,人盡其才,各盡其能,推動沙丘齊志向前。願我們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我們共同提升道德品質,解除物質生活的枷鎖,充分釋放人性的光輝,我們就可以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不是就是我們期待的【共產主義社會】呢。
分化現象二:貧富分化,各成其丘。
由於客觀因素的不同,或主觀條件的優劣,人與人之存在學識、人格和能力的不同,將導致貧富分化,表現為沙丘在運動中速度不一,導致沙丘分化,一峰變多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沙丘分化,各自為峰,這算不算【次共產主義社會】呢,也可以叫社會主義社會。也就是說,貧富差距是社會主義社會必然存在的現象,只能減弱,無法根本消除。
因為主峰(快峰)不可能定停下來等待,次峰(慢峰)如果能追趕上,將仍可以恢復“共成一峰”的理想局面。但這很難。
為什麼很難?為什麼社會的現象是貧富差距增大?
因為多數富人更加努力,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們的學習和努力是向上運動的。
因為多數窮人站不高,看不遠,不去攀登更高的山峰,還全然意識不到這一點,甚至可悲的對富人還有仇恨。他們做著重複性的勞動,拿著重複性的收入,不去想人生價值增值的問題,終其一生,脫離不了貧窮。
如果富人不願意幫助窮人,這裡的窮人是精神和思維上的窮,富人如果再利用窮人的愚,利用他們的重複性勞動,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那麼社會的貧富差距就會變大。但富人給窮人創造了就業平臺,養活了他們,也算功德無量。
如果富人有教育窮人的胸懷和德行,如果窮人意識到窮是思想的窮,貧富差距就會減小。這一天會到來嗎?
分化現象三:消滅貧窮,滿地黃沙。
小峰追不上主峰,趕不上次峰,便表現為隨風肆虐,成遍地黃沙。如果思想不轉變,物質的窮是扶不起的。所以我們不是不扶貧,是隻能扶精神的貧。為什麼要扶貧?就是國家不忍讓你落隊,畢竟人間還有溫暖!脫不了精神的貧,脫離了主體,只能淪為黃沙,望沙丘滾滾向前,不再與你有關。
這種消滅貧窮的方式,也可以實現共同富裕,但無疑是最為悲壯的,也不是面上所能倡導的。但沒有辦法,精神的貧,只有教育可以解決,但我們當前的教育能夠解決嗎?
當前教育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沒有分清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分界線。研究成果成了教育者的評價標準,而真正的教育者卻舉步維艱。教育者的責任是喚醒他人沉睡的靈魂,而研究者的責任才是發論文,改變世界。用研究者的標準衡量教育者,這種局面一日不變,教育現狀無力改觀。我們應該讓教育迴歸教育,讓研究迴歸研究。
實現共同富裕的另外一種方式:好好教育孩子,多種樹。
任外界狂風肆虐,只要我們把孩子教育好,把樹種好。當植被擴大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沙丘便可以放慢前進的速度,甚至不用再移動,就可以保持沙丘的形狀。 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各取所需,以精神追求為主要生存形態,只需要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即可。這樣的生活你嚮往嗎?
寫在最後
社會是個體價值的展現,團結一致才能滾滾向前。
個體是社會價值的基礎,拋棄個體就是自取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