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真正的學問在於行動力。

評價一個人,關鍵看他做到了什麼,而不是僅僅知道什麼。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解釋】子夏說:尊重賢人,表現得恭敬;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主,能捨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雖然說沒學習,我也認為一定學習了。

【分析】賢賢易色。對“賢賢易色”爭議較大。關鍵這個“易色”怎麼理解!易,可以是變化,也可以是輕視,也可以是替換,色呢,有解釋為女色的,有解釋為泛泛指容貌的,有解釋為態度的。都有道理。如果解釋為女色,是指對妻子,重德不重色。如果泛泛指容貌,可以解釋為不以貌取人。如果解釋為態度,則表示發自內心的尊重賢者,見到賢者要表現出很尊重的樣子。《鄉黨》子曰:“有盛饌,必變色而作”。也可以解釋為象好色那樣好德。《子罕》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通常有兩種理解:一個是以賢為賢人,易色或者解釋為表現恭敬,或者解釋為不以貌取人。一個是以賢為妻子美德,“妻重德”。由家庭說開去。都有道理,現取前者之意。

子夏說的這句和上面孔子說的是一致的。什麼是學?是實踐,是以身載道。具體的這幾條,和曾子反省的也幾乎一樣。

子夏為孔門十哲之一。(11.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後漢書·徐防傳》:“《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自子夏。”

子夏可能對傳承儒家經學貢獻最大。另外,李悝、吳起等人為子夏弟子,對荀子一脈以及法家恐怕影響很大。(《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郭沫若《十批判書》。

曾子、子思、孟子,這一脈可能更重視心性之學,宋儒特別推崇。子夏、荀子恐怕是另一脈,更關注禮法。

《史記》中把孟子和荀子寫一起了,他們的觀點有何異同呢?人們討論最多的恐怕是“性善性惡”吧!著名的《三字經》開頭幾句很有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兩句分別出自孔子和孟子的。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但孔子可沒這麼說,孔子說的是性相近,沒說善惡。其實呢,“性”本無善惡,本來清淨的,受熏習而成善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