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永康文化的源流在於五金文化。在永康的五金廠市場,各式各樣五金產品在此匯聚、發往四方。高效、速度和效益是這裡的跳動的城市脈搏,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不斷革故鼎新才有競爭力。今天鄉愁萬朵要講的"中華第一秤"卻把這種急速的發展和革新與傳統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朱子巖大師是永康市古山坑口村人,十四歲就跟著祖輩們釘秤,至今已有五十多年。釘秤即是安身立命的手藝,也寄託著讓兒女鯉魚跳龍門的希望。

桿秤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到南北朝的時候,外形和功能就基本與現在相同了。在這兩千三百多年裡,桿秤一直是老百姓做買賣、計量重量的工具。釘秤是永康的傳統手藝,無數精巧的秤從永康發往四方,和各項技藝一同造就了府府縣縣不離康的神話。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彈簧秤、電子秤興起,桿秤的功能性逐漸喪失。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朱子巖大師在釘秤的同時也意識到了時代的發展,時常督促兒子朱海浪要努力學習。朱海浪也沒辜負父親的期望,在1990年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之後又成為北京航空大學的研究生。經過了數十年的奮鬥,他在北京也算站住了腳。從小縣城手藝人的孩子,成長為北京城裡的一名白領,他完成了父親的夙願。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但是在2013年,朱海浪卻突然卻辭去了北京年薪優渥的工作,回到了永康做起了一個"手(守)藝人"。原來,朱海浪每次回永康的時候,發現自己記憶中秤匠作坊裡的叮叮噹噹正逐漸消失。原來熱鬧的衡器市場也沉寂了。但釘秤這門手藝卻不能就這樣流失在歷史中,朱海浪這樣想。釘秤,不單單是朱家的個人記憶,也是永康,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縮影。古代秤剛剛興起時候就有缺斤短兩現象,於是就有 一斤為十六兩的計量方式,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為十三兩,剩下三兩分別象徵"福祿壽"。缺一兩缺福,缺二兩、三兩便是祿壽盡失了。在小小的尺碼設計中,便蘊含了古人對於"誠信"的追求。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這種文化的內涵,自然不能代替技術的迭代。但蘊含文化的工具,卻可以成為藝術品。作為新一代的手藝人的朱海浪,就想在這條路上尋求突破和創新。自古,秤對於永康就又不一樣的文化內涵,過去結婚新郎官用秤來揭開蓋頭,歸屋、創業用秤來鎮宅。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經過不斷地探索,朱海浪和父親一道,在五金城開啟了釘秤工匠創作室,還開設了秤文化傳承和體驗中心。父親朱子巖精心選材,耗時半年多,打造長達3.48米、自重30多公斤的"中華第一秤"。這把秤桿上設計了八仙過海、龍鳳呈祥、聚寶盆等圖案,秤桿上就釘了4萬多個純金的秤星。吸引了很多人們紛紛來了解秤的文化。

永康匠人朱海浪,放棄北京數十年積累,只因一杆秤

隨後就有了博士秤、中華龍秤、一帆風順等更多的"秤藝術品"。"希望秤文化未來深入人心,指引人們對中華傳統品德和道德的堅守,並指引具體的行為和行動。"新一代手藝大師朱海浪說。

歡迎關注鄉愁萬朵,後期會邀請朱海浪老師為大家講解更多關於中國“秤”的文化!

歡迎投稿,寫出自己的家鄉,或者家鄉的美食特產或者家鄉的文化,或者家鄉的非遺,旅遊景點;亦或者和鄉愁相關的皆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