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95後一些生涯規劃建議嗎?

梁祥仕


我不清楚你說的這個生涯規劃是指職業方面的還是別的。只能以職業生涯舉例。

其實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裡多少還是有一點想法的。畢竟自己想幹什麼,還是有點想法的。

或許覺的自己經驗不多,或許是擔心走彎路所以尋求一下幫助。

其實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真的沒必要去想太多,因為想的多了,就容易亂,容易彷徨。

但你需要注意幾點。

  • 不管第一份工作是否是你喜歡的,假如做了,就誠懇的去對待它。咱不說一些無營養的雞湯,實話是說,儘可能多的去適應這個工作,並從中學習你所不知道的那些東西。如果輕易就換掉的話,未來幾年很可能會一直換工作,因為沒有積累,只能不斷從零開始,先不說掙不到錢,光是耽誤的時間就夠你肉疼的。
  • 在你工作1—3年以後,基本上就對這個職場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就清楚了自己內心想從事的事業,前兩年的職場生涯積蓄的能量會讓你跳槽更有競爭力。
  • 多讀書,這不是假大空的話,有關你行業的書,其他的書都可以去看,不必記住,但一定要看。
  • 有時候需要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所以不要只侷限於本公司,同行業或競爭對手能讓你學的更多。

簡單說這幾點,別人的建議始終是別人的建議,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不被左右,一步一步地走。


是周同學


前些天和老婆聊到這個話題,如果回到二十多歲,你會想告訴年輕的自己哪些建議,以下是一些簡單的想法,簡單供你參考

1. 養成儲蓄的習慣:當你開始工作有收入之後,不少人喜歡在領到薪水的時候花錢慰勞自己,像是吃大餐、購物或是旅行,這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設定好薪資的花費比例,至少把每月工資的20%儲蓄起來,不管是銀行定存也好,或是儲蓄型保險也好,一定要養成儲蓄的習慣,時間久了就能積累出一筆錢,以後不管是投資或是急用,才不會為錢所苦

2. 投資自己: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之後,再也不會有人盯著你念書或是吸收新的知識,所以得學會自我要求,每週花一定的時間培養自己的專長。像我的一名學長,為了能在外企上班,工作之後每個週末都會去上英文課,平時每天也會花半小時念英文。當其他人週末玩的時候他在上課,時間久了差異就很明顯了,一般大學畢業生畢業幾年沒用英文,差不多就把知識還給老師了,而他能用英文做商業演講,在外企擔任高管好幾年了

3. 不要輕易放棄:這十幾年的工作經驗讓我明白一件事情,越是困難的工作越能鍛鍊一個人,迎難而上才能突破自我的舒適圈,而這些經驗的積累會成為人生寶貴的資產。輕易放棄的當下是很輕鬆的,但這只是一時的輕鬆,日後你還是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青舟已過萬重山


針對95後的職業規劃建議

1.資料顯示,51%的跳槽者表示,如果原用人單位真心挽留自己,願意繼續在企業做下去,企業應做好相關工作,留住人才。在就業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即1995年以後進入工作場所。他們的經營狀況如何?




2.數據顯示,95後一代畢業生中,有一半收入在5000元以下,工作3——5年的90後中,53%的人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儘管他們的收入很低,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調查發現,畢業後,有30%的人沒有直接進入政府機關的企業,而選擇成為自由職業者。


3.當被問及是否願意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工作時,選擇在大城市工作的比例隨著畢業年限的增加而顯著下降。選擇在生活壓力低的地方工作的人比例正在上升。畢業後,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可避免地讓這些95後變得越來越理性。

4.在求職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學會成長”佔55.9%,其次是“待遇好”,佔52.2%。可以看出,在收入和增長方面,他們看重獲得增長空間。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他們的表現和全力以赴。

5.畢業後平均升職1.4年,低於80、70後的2.3年,似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事實上,雖然不同的群體對求職有不同的要求,但重視個人職業發展,增加收入和個人能力,是每個專業人士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