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生性风流的女词人宋朝三从四德是非常严格的,但李清照的风流没受到束缚。

李清照喜欢喝酒,还经常喝得找不到北。少女时代李清照在济南过着欢乐的生活。花季少女特喜欢喝酒,一喝必醉,醉酒一定要外出。词作《如梦令》,描述她在济南酒后划船去荷花池游玩,由于醉酒迷了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与酒醉忘了回家的女汉子有一拼,狂放不羁。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另外,赏花要喝酒,喝酒观菊花后:“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酒后看茶花:“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酒后赏梅花:“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经常深醉醉不醒:“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经常诗词歌赋,表达挚爱,从不避讳。《醉花阴》写给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赵明诚为李清照的词中的柔情感动,犹如是美人在怀绝佳奇境,如痴如醉。叫绝之后,可不能甘拜下风,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好多天,也想写出好词与之比较一二,终于写出了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掺入其中,经名人陆德夫品味后说这些词里面只有三句最绝,就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和丈夫秀恩爱“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傍晚一阵暴风雨赶走了酷暑,少女先是抚琴一曲,情义绵绵,再对镜子化上淡妆,点了朱唇,秋波荡漾,洗个澡,穿上薄如蝉翼的睡袍,如脂如雪的肌肤晶莹剔透,若隐若现,活色生香。冲男人说:今天晚上的枕席可凉快吆。字里行间,调情柔柔,毫不在乎。

酷爱收藏的女豪杰

建“归来堂”在山东青州老家,李清照夫妇建了一个“归来堂”,专门用来存放收集的文物,久而久之,收获颇丰。“归来堂”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表明不愿做官,回故乡来过安闲的书斋生活。从此,便是李清照、赵明诚“屏居乡里十二年”的时期,在这十多年里,两人继续收集金石古籍,他们把收集的图书装潢的很精致,把金石古玩分类摆设,放得井井有条。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有文献记载,他们在“归来堂”的收藏都达到了10余间屋子之多。靖康年间,这些收藏,后来大多毁于战乱。

著《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记录了详细记叙了李清照夫妇二人共同收藏、欣赏、校勘图书、书画及金石之经过,又记载了受靖康之祸、流离颠沛、亡命南渡其图书与金石拓片散失之情景。《金石录后序》是李清照为她的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为代价所撰著的金石学名作《金石录》一书所作的序言。《金石录》,部分是由李清照完成的,序中录入了宋以前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大概分四类:青铜器,石碑拓片,古书籍,名画,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共三十卷。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买自己喜欢的文物

李清照夫妇在山东淄博时,收集了很多文物,包括《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唐李邕《大云寺禅院碑》等。其它还有一些古代器物,都是难得的宝贝。

李清照爱好收藏与其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母王氏是大家闺秀,擅长诗文。清照自幼聪敏过人,加上良好的受教条件,年少的她已小有名气,与赵明诚结为夫妇后,两人趣味相投,共同爱好收藏。

风流才女李清照的词和收藏金石的故事

这里有一个故事,李清照夫妇看到有人要出手一幅五代南唐著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要价20万钱,两人非常喜欢又得画心切,可是一时拿不出钱来,费尽口舌先让卖主能否把画留在赵府一个晚上,答应第二天一定把钱给卖主,卖主答应了,夫妇二人非常高兴,爱不释手看着《牡丹图》欣赏了大半夜,但怎么也凑不出20万钱来,无奈第二天悻悻得又把画还给了人家,为此两人还难过了好长时间。

古籍善本,是李清照的最爱,她经常与丈夫把衣服当了钱,拿去到开封大相国寺古玩市场,买回许多古版书籍,回来后整理成册,枕籍细读。他们两人在晚饭后,有饮茶的习惯。有一次晚饭后泡好了茶,两人相对而坐于书房,赵明诚出题目,看李清照能否说准赵明诚典故出于何书某处,她说对了先饮茶;她若是说错了,赵明诚先喝。李清照经常因得胜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大笑起来,以致茶水泼溅赵明诚一身,自己身上也撒上了茶水,引得两人哈哈大笑,生活好不快活。可见金石古籍收藏却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鹊华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