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是科学还是心灵鸡汤?

蓬勃积极心理学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的话可以点下关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种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普通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的心理学,通俗点说就是:除了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心理学还应该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除帮助病患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心理学还应该帮助正常人过上更好、更充实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是提供幸福、快乐的,绝不等同于鸡汤文学。

幸福

真正的幸福,至少包含五个独立要素:

1.能感受积极情绪

2.能专注投入

3.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5.能够有所成就

短期内的 “幸福” ,或许是追寻快乐,但长期的 “幸福” ,却往往需要牺牲短期内的快感,以达成长期目标。快乐

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有许多,当你闷闷不乐,或者感觉自己负能量满满的时候,就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几种方法。

一、心存感激

  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这些可以是俗事(你的牡丹花盛开了),也可以是更具意义的事(小孩开始学走路了)。保持鲜活,内容愈常更换愈好。

二、时时行善

  可以是随机的(排队时,让赶时间的人排你前面),或有系统的(每周日固定送晚餐给老年邻居)。对朋友或陌生人行善,会让自己感觉很慷慨、很有能力,也会赢得别人的笑脸、赞许及仁慈回馈。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快乐。

三、品尝乐趣

  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草莓的甜美、阳光的和煦。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快乐时光如照相一般“印存脑海中”,在痛苦时回味。

四、感戴良师

  如果有人在你的人生十字路口予以指引,要赶快致谢。越详尽越好,最好是亲自答谢。

五、学习宽恕

  对伤害与误解你的人,就放下怒气与怨恨写封信给对方表示宽恕。无法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停在积怨与心怀报复上,宽恕则能让你继续前行。

六、爱家爱友

  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七、照顾身体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人生不免有难。宗教信仰可助你度过。不过一些非宗教的日常信条也行。例如“事情总会过去。”、“任何击不倒我的事,会让我变得更强壮。”关键在于,你必须相信它们。

八、逆境自持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生活来点心理学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是有大量数据和科学实验作为支撑的一门学问。

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内容,与时下倡导的如何获得成功、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在职场上站稳脚跟等自助类书籍很相似。所以很多人在刚接触时,也很容易将其和鸡汤混淆。

让我先来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从某种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在近几年的能够快速流行,正是契合了我们对那些自助类书籍(也可以称之为心灵鸡汤)的需要。不可否认,我们需要鸡汤,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已经能够不为物质的吃穿发愁(房子除外),但在精神上却不知道心归何处。我们如此对幸福的强调,恰恰反应出我们自身的不安和困惑。

于是市面上很多杂乱的课程纷纷出现,且都会夸大地提出能够“快速解决”的方案:一句话、一堂课让你恍然大悟,人生的各种问题从此都能迎刃而解。而那些自助类书籍更是容易夸大其词,过度承诺。比如“快乐需知的五件事”、“三个方法成就伟大的领导”、“一个幸福、成功和美满人生的秘密”等等。没错,这些书籍在我们看了之后的确会倍受鼓舞,但这种感觉只会是在短时间内的产生作用,很难持久。

而在积极心理学领域,许多所提出来的方法和原理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的。虽然说积极心理学是学院派发起的,旨在修正以往过于消极的研究倾向的学科,而且如果现在要求它提供出人生的解决方案也还为时过早,但好在它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和积极人性的事实和视角,并且这些都有相当高的可靠度以及实际应用的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曾经说过:“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缺点、过失,但很少谈到人类的潜能、长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面。”

而积极心理学正是更加关注生活中积极方面的一门学科。它是为那些想变得更开心的人们设置的,如果你不开心,你可以变得开心;即使你已经很开心了,你也还可以更加开心。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努力,幸运的是在积极心理学中我们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搞清那些深奥复杂的概念,而只要努力把这些观念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就行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在积极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都是适合我们的,我们需要去接触它,尝试它,然后做出决定,适合我们或者不适合。所以积极心理学更加强调的是希望我们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某种学说。

以上,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浮生流景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科学。—Alan Car(爱尔兰)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大咖、众多积极心理学的爱好者、实践者、受益者,他们都有自己更好的答案。我只从自己的体验来分享一下,仅供参考!

我自己是2012年开始接触、学习积极心理学,开始与很多人一样,就是因为两个字:积极。在2013-14年,当我第一次到清华大学,聆听完彭凯平教授为我们首届全球幸福之旅的企业家,讲解《中国人的幸福》后,实事求是地讲,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觉得确实有点意思。然后就与赵昱鲲博士带领这些企业家,先后到哈佛、伯克利、德语积极心理协会、丹麦幸福研究中心、不丹皇家寺院等等,我们认为幸福的国度与学府院所,去学习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并体验和探索真实的幸福。

我非常感谢这段经历,因为我确实爱上了积极心理学,但我依然是因为“积极”两个字。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它是心灵鸡汤的原因,哪怕课程中这个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专家向我们展示了无数的实验成果与实践数据,谁又会去太在意呢?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与生活经验,我们“顽固”的负面偏见,不是来个什么新玩意能轻易改变的,难道不是吗?哪怕我们在谷歌、脸书、奔驰等等世界级的企业,亲眼见证他们在团队精神、产品设计、客户体验方面的广泛应用。可是,这并没有削弱它对这个世界的吸引力🧲,并且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密切相关。

之后,2014-15,我们又一次开始了世界幸福之旅。虽然,这是一个商业项目,但是能吸引到这么多企业家参加,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在德国的阿尔卑斯山脉的楚格峰正式决定:深入学习和实践积极心理学。

2016年,清华推出第一期积极心理学指导师脱产培训,我立刻报名。然后是,第一期实践班,第一期认证指导师班。从此,完全成为一名正式的积极心理学传播与实践者。

坦诚地说,这个过程并没有阳春白雪,而是非常艰难,整个负面偏见与社会成见非常深。甚至你都不能有点小情绪,有人会快速怼一句:你不是学积极心理学吗?这,就是症结。

我现在要用一点篇幅来试着说说:

1.起源。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并不是来自马丁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早使用“积极心理”一词的是马斯洛。同时,最早有过研究的更早,有人发现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就已经有出现。所以,积极心理学是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科,但是它一样有一颗与你我一样古老的灵魂。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不正是我们人类的生命轨迹吗?

2.科学。马丁曾经说过:积极心理学不是一场运动。不是随便申请一个号,然后就来玩一下,它有自己严谨的体系和研究实践方向。它的基本追求,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人生更幸福美好。恰恰不认同的是现在成功学那一套(顺便脑补一下:成功学最开始不是这样的,而且是非常注重正向目的与积极引导的)。却反而被人当成了安慰剂,这确实有些幽默。造成这一印象,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它的实践投入与工具总结,没有跟上它的传播速度。哪怕在哈佛,2002年,第一堂幸福课只来了7位学生,中途还走了2位。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哈佛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大学生选修课程,一举超过《经济学概论》。

3.实践。美国国防部,从小布什时代开始,在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邀请下,马丁他们拿着1.25亿美元的经费,就是为了每个月为100位美军提供积极心理培训,一直持续到现在。试问进入美军的采购,不会是靠马丁在国防部有什么关系吧!同时,我在哈佛学习积极创造力的老师,Shally教授也是美国国防部的顾问。可见,他们不是心血来潮,而最后的结果证明,因为提前接受积极心理培训,美军在阿富汗、叙利亚等地的战后创伤等心理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远低于越战与海湾战争。之后,开始广泛应用于企业、教育,现在中国北京海淀、成都青羊、广州增城、深圳龙华等地区,全面推进实践积极教育。我自己也在全国超过60所中小学校,被邀请做积极教育的师生和家长培训。它在解决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方面,激发学生潜能等方面,是我见过对传统教育最好的补充。

虽然积极心理学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新鲜事物,接受本身就有一个过程。同时,它是对传统心理学过度关注问题、关注伤口的一种平衡与互补,而不是替代。

也许争论永远有,但真的不影响你喜欢和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