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美玉蒙尘,困居在历史的一隅,与繁华绚烂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殊不知传统文化才是华夏民族发展的根基与精神支柱,承托起了民族精神的脊梁,造就出空前绝后的灿烂文明。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源动力,这也正是为何国务院会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这些种种都体现了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意志和决心。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纵观世界文化的发展史,唯一能与中国文化相匹配的只有古希腊的文化,中国古代先贤哲人从野逸旷达的山川自然中寻找灵感,造就出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同样也让东方的古典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时代便已经到达高峰。

记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诗经》、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诗和音乐相结合的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国诗歌历史上的绝代双雄唐诗宋词、具有舞台艺术效果的元曲,在世界文化史上绽放奇光异彩。传统文化中的“美”,是形而上的美,缠绵在唇齿间,交融在文字里。画为肌肤礼为骨,宫商角徵羽,每个音符里都寄托着中国先贤对于世界万物之美的体味和领悟。而此时此刻的欧洲人,刚刚从茹毛饮血、烧杀抢掠中走出,又陷入了中世纪宗教的桎梏里,尚不见文艺复兴的星星之火。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因着上古的璀璨文明,今天的我们也应该怀着无比的自豪与自信,在不断探索过往、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和理解,创造出全新的高峰。华夏文明中,延续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艺术灵感早已融入了国人骨血之中。盲目去追寻西方式的文艺复兴,盲目地去开启空中楼阁式的创新,并以此标榜“独树一帜”之美,其实不过是指鹿为马式的自娱自乐。其实一脉相承自上古文明的先天优势与文化基因才是中国现代艺术最宝贵的财富和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若是妥善加以利用,并循着文脉加以衍化和创新,便能让自己的作品显示出历久弥新的隽永魅力,无论是文学创作、书法、绘画乃至传统技艺,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既然说了那么久,那么读者必然会有疑问:究竟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独有的特色?又有哪些共通之处呢?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便是早熟。中华文明自夏朝起,传承了5000年未曾间断,而中国艺术早在文明萌芽的早期阶段,在红山女神像上就已经沉淀出超然和理想化的审美。在后期的文化传承之中,这种由心而生的意蕴之美,在诗词歌赋的字里行间、在笔酣墨饱的书法之中、在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中、在雕塑作品之中都有着极为鲜明的印记。

也可以说,中华文明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是意境的渲染和描摹,是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诗词歌赋讲究含蓄蕴藉之美,常常借物喻人、借景生情,成为了老庄所创造出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世界的真实摹写。从里一个方面来说,中国的艺术形式都是以物为发端,以人为媒介,将思想隐于自然物象之后,以自然的道理来阐释人物的内心。这更像是成熟的人,往往情绪含蓄内敛,唯有细细品味字里行间中中隐藏的情绪,才能真正读出对方的内心。这与西方人孩童般直白表达方式截然不同,有人批判太过隐晦内敛,有人却爱其意味深长。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战火连天、兵戎相见从未阻断过文明的传承。这就如同考古学家挖掘层层叠加的文化堆积层,中华文明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一脉相承并不断演化。起开中国文化的剖面,就能看见分明的层次,可能看见内外相互融合的肌理。骨肉均匀、血肉饱满,因而滋养出了深厚的内蕴。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绝不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出于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开阔文化的种类与界限,引入全新的题材与形式,从而不断创造出全新的巅峰。诗经、楚辞传递出传统文化萌芽时代对于自然之美的歌颂,寄托着对未知世界顶礼膜拜的敬畏;先秦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文学主张让华夏从此迈入礼仪之邦的文化盛事; 汉赋宏阔而豪迈、洋洋洒洒、振聋发聩;唐诗将大唐盛世的繁华与绚烂尽收其中;宋朝是最优雅的时代,凝萃着乐律之美的宋词则将委婉曲折的韵律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元统治并没有让传统文化就此停滞不前,元曲的出现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波及至更广阔的人群……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每一个高峰、每一个闪光点都是由创新与改变得来,却又能够万变不离其宗。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是葱荣茁壮的参天大树,那便是由盘根错节的根基、上下通达的主干和茂密葱荣的树冠所组成。根基深厚源自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主干是文脉、传统的生发,树冠则是五千年文明历史中那些闪耀的灵魂,它们共同推动着时代的车辙滚滚向前,同样也成为了全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基石。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复兴传统文化,便是与中华民族的广阔未来达成共识。

羲和说文学——诗书礼乐,美之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